方法三:用一隻手或雙手指端,由前額向後枕部,做有節奏的叩擊,反複多次。

方法四:雙手手掌緊按雙耳,手指放置於後腦勺,食指壓於中指上,然後食指向下輕彈,中指向上彈起,再恢複原位。反複20~30下。在彈指時,可聽到“咚、咚、咚”的擊鼓聲,被稱為“鳴天鼓”,可以預防耳聾,增強記憶力,還可以防止頭暈目眩。

方法五:經常用橢圓形、圓形多齒梳子梳頭,使頭皮發熱,可以起到按摩作用。

注:小孩頭皮和顱內組織嬌嫩,不宜用此法。

小貼士

手指運動健腦養生

手指的技巧鍛煉可促進思維,健腦益智。用手托兩個健身球或核桃,在手中不停地轉動,長期堅持會有良好的健腦作用。在選擇健身球時,球的大小應適合自己手掌持握,適合自己活動的重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經常做一些手指技巧活動,如織毛衣,編織塑料玩具、用品,既能開發智力又能靈活手指,可以直接刺激腦細胞,增強腦的活動,使其功能發達,保持整體平衡。

妙招83五官的保健養生

基本知識ABC

一、眼睛保健

1.運目保健法

早晨醒後,先閉目,眼球從左向右,再從右向左旋轉,然後用眼睛眺望遠處。

2.按摩健目法

熨目:兩手按摩至熱,兩手掌分別按在兩目上,使熱氣溫熨兩目,反複多次。捏目:屏氣後用兩手捏按兩目的四角,直到有悶氣感時,可換氣結束,反複3~5次,每日多次。

3.眼睛保健功法

端坐,眼睛輕閉,調和氣息,使眼部放鬆,大拇指抵住兩側太陽穴,其餘四指呈握拳狀,用彎曲的食指側緣從內眼沿上眼眶向外眼角按摩20次,閉目片刻,然後睜大眼睛,反複做3遍。

二、鼻子保健

鼻子是人體呼吸道大門,人在呼吸時,鼻毛對空氣進行過濾,把灰塵擋在外麵,保證肺和氣管的清潔。所以鼻子保健不可忽視。

1.洗鼻

用冷水洗鼻,可增強鼻對天氣變化的適應能力,預防感冒。

2.鼻子按摩法

(1)鼻外按摩:用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鼻根兩側,用力向下拉,連續12次,有利於血液循環。

(2)鼻內按摩:用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伸入左、右鼻孔內,捏住鼻中隔軟骨輕輕向下拉若幹次。

(3)迎香按摩:用手指點按迎香穴(位於鼻翼兩側的鼻唇溝凹陷處)若幹次,可防鼻病和麵神經麻痹。

(4)印堂按摩:用手指點按印堂穴(兩眉中間),可使嗅覺靈敏。

3.藥物保健法

鼻腔內應保持適當的濕度,過於幹燥可使鼻黏膜破裂出血,特別是在冬春季,鼻內可點一些香油或用紅黴素眼膏在鼻內塗抹,也可用薄荷油、維生素A、維生素D油等塗抹。

三、耳朵保健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腎主內,耳主外,耳健則腎通,腎氣充足,腎精盈滿,則聽覺靈敏。中醫經脈研究認為“耳為脈至所聚”,十二筋脈皆通於耳,所以經常按摩耳可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方法三:用一隻手或雙手指端,由前額向後枕部,做有節奏的叩擊,反複多次。

方法四:雙手手掌緊按雙耳,手指放置於後腦勺,食指壓於中指上,然後食指向下輕彈,中指向上彈起,再恢複原位。反複20~30下。在彈指時,可聽到“咚、咚、咚”的擊鼓聲,被稱為“鳴天鼓”,可以預防耳聾,增強記憶力,還可以防止頭暈目眩。

方法五:經常用橢圓形、圓形多齒梳子梳頭,使頭皮發熱,可以起到按摩作用。

注:小孩頭皮和顱內組織嬌嫩,不宜用此法。

小貼士

手指運動健腦養生

手指的技巧鍛煉可促進思維,健腦益智。用手托兩個健身球或核桃,在手中不停地轉動,長期堅持會有良好的健腦作用。在選擇健身球時,球的大小應適合自己手掌持握,適合自己活動的重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經常做一些手指技巧活動,如織毛衣,編織塑料玩具、用品,既能開發智力又能靈活手指,可以直接刺激腦細胞,增強腦的活動,使其功能發達,保持整體平衡。

妙招83五官的保健養生

基本知識ABC

一、眼睛保健

1.運目保健法

早晨醒後,先閉目,眼球從左向右,再從右向左旋轉,然後用眼睛眺望遠處。

2.按摩健目法

熨目:兩手按摩至熱,兩手掌分別按在兩目上,使熱氣溫熨兩目,反複多次。捏目:屏氣後用兩手捏按兩目的四角,直到有悶氣感時,可換氣結束,反複3~5次,每日多次。

3.眼睛保健功法

端坐,眼睛輕閉,調和氣息,使眼部放鬆,大拇指抵住兩側太陽穴,其餘四指呈握拳狀,用彎曲的食指側緣從內眼沿上眼眶向外眼角按摩20次,閉目片刻,然後睜大眼睛,反複做3遍。

二、鼻子保健

鼻子是人體呼吸道大門,人在呼吸時,鼻毛對空氣進行過濾,把灰塵擋在外麵,保證肺和氣管的清潔。所以鼻子保健不可忽視。

1.洗鼻

用冷水洗鼻,可增強鼻對天氣變化的適應能力,預防感冒。

2.鼻子按摩法

(1)鼻外按摩:用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鼻根兩側,用力向下拉,連續12次,有利於血液循環。

(2)鼻內按摩:用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伸入左、右鼻孔內,捏住鼻中隔軟骨輕輕向下拉若幹次。

(3)迎香按摩:用手指點按迎香穴(位於鼻翼兩側的鼻唇溝凹陷處)若幹次,可防鼻病和麵神經麻痹。

(4)印堂按摩:用手指點按印堂穴(兩眉中間),可使嗅覺靈敏。

3.藥物保健法

鼻腔內應保持適當的濕度,過於幹燥可使鼻黏膜破裂出血,特別是在冬春季,鼻內可點一些香油或用紅黴素眼膏在鼻內塗抹,也可用薄荷油、維生素A、維生素D油等塗抹。

三、耳朵保健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腎主內,耳主外,耳健則腎通,腎氣充足,腎精盈滿,則聽覺靈敏。中醫經脈研究認為“耳為脈至所聚”,十二筋脈皆通於耳,所以經常按摩耳可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