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 李白他睡好了。他閉起了眼睛, 因為睡得累了, 需要休息一下。太陽光從爬牆虎的枝葉間灑在他的身上, 是夕陽的光照, 但詩人們是稱之為曙光的。他就要開始他的創作的一日生涯了。他從地上起來, 留戀地看著他食宿過的這個地方。因為他是一個遊吟詩人, 所以他從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半日, 這個地方, 有過他的一膳一宿, 在他的流浪生涯中已算得上天長地久了, 幾乎要結下生死契約。他常常隻是眼光流連一番,就可稱作滯留之地了。其時, 他是有些依依別情了。他打量了一遭, 看見了牆上的他吐出的口香糖, 牆角裏滾來滾去的可口可樂罐, 覺得僅此紀念還不夠寄托他的離恨, 是大眾化的手筆。而在此同時, 他忽然感覺到他早在醞釀的詩篇成熟了, 它原來就是為了這一時刻的。他解開背囊,掏出鵝卵石, 他的字和句, 掄了掄胳膊, 朝那鐵柵欄後麵的玻璃門窗扔去。隻聽一陣稀哩嘩啦,玻璃破了, 碎片在夕照下濺落開來, 閃閃爍爍,一陣晶亮的小雨。這是美麗的詩篇, 真正是水到渠成。李白一發不可收拾, 再又是一陣雨點般的詩句, 玻璃渣在空中降落, 變幻著顏色。而在那些破了的門窗上, 則留下了一個個的深不可測的黑洞, 這就是相對藝術而存在的真實—人類的不可知。在輝煌的謊言的照耀卞, 真實黯然失色。這一陣子的創作, 引來了齊聲的喝彩, 喝彩是以謾罵的方式表現的。所有的, 破了和沒破的玻璃窗裏都傳來了激昂的謾罵, 其間還夾了一聲銳不可擋的高歌, 一個嬰兒的啼哭。
李白覺得, 這個棲息地已經留下了足夠的紀念, 足以載人他的創作年表, 他的詩情也揮發得差不多了, 便提起他的背囊, 繼續他的漂流。他沿著街道走去, 街道這幹涸的溪床, 在夕照之下, 尚餘一些光和色, 是波濤的殘渣。光和色是稀薄的, 而且稍縱即逝, 轉眼間收縮到了高樓的後麵, 不見了。這裏, 高樓底下的街麵反是明亮了一度, 連那斑駁的牆皮, 都有了反光, 亮閃閃的。這植物剝露的崖壁, 光禿禿的, 連石峭都破爛了, 露出酥了的芯子。貧痔得連隻蟲子都生不出來。可就是這, 是盛唐的曆史, 它們被現代史埋沒得隻剩下這些了。
現代史是以水泥為主體的, 麵目劃一的, 立立方方的, 成群結隊, 站成一片。水泥是這幹涸海底的泥土, 說是水泥, 其實是幹燥的粉狀物,灰白色的。它堆砌成的曆史便也是蒼白的, 枯乏的, 千篇一律的, 索然無味的。這和水泥的來源有關, 它是工業的產物。工業就是無窮盡的複製, 速度越快越好。“ 工業” 是這種無窮複製的文明稱呼, 真實的謊言其實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誕生的。因為虛假的謊言也上了複製的流水線,比如詩, 紙張和印刷術帶給它複製的命運, 使得謊言不成其為謊言, 變成了真實。謊言的特質就是它的唯一性, 不可重複性, 它是隨心所欲,興之所至的產物, 說到哪裏算哪裏, 完全不用負責它的結果。它沒有規則, 沒有既定路線, 無因無果, 它簡直不知道為什麼要存在, 它完全可以不存在的。所以它的產生是出於偶然, 一時興起, 要的也就是這個偶然。然而, 詩乘著紙, 一頁頁地從印刷機裏飛了出來, 鋪天蓋地, 謊言裏浸透了機油和油墨的複製的氣息。於是, 真實的謊言, 就是俗話說的, 行為藝術, 應運而生。
好了, 李白他睡好了。他閉起了眼睛, 因為睡得累了, 需要休息一下。太陽光從爬牆虎的枝葉間灑在他的身上, 是夕陽的光照, 但詩人們是稱之為曙光的。他就要開始他的創作的一日生涯了。他從地上起來, 留戀地看著他食宿過的這個地方。因為他是一個遊吟詩人, 所以他從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半日, 這個地方, 有過他的一膳一宿, 在他的流浪生涯中已算得上天長地久了, 幾乎要結下生死契約。他常常隻是眼光流連一番,就可稱作滯留之地了。其時, 他是有些依依別情了。他打量了一遭, 看見了牆上的他吐出的口香糖, 牆角裏滾來滾去的可口可樂罐, 覺得僅此紀念還不夠寄托他的離恨, 是大眾化的手筆。而在此同時, 他忽然感覺到他早在醞釀的詩篇成熟了, 它原來就是為了這一時刻的。他解開背囊,掏出鵝卵石, 他的字和句, 掄了掄胳膊, 朝那鐵柵欄後麵的玻璃門窗扔去。隻聽一陣稀哩嘩啦,玻璃破了, 碎片在夕照下濺落開來, 閃閃爍爍,一陣晶亮的小雨。這是美麗的詩篇, 真正是水到渠成。李白一發不可收拾, 再又是一陣雨點般的詩句, 玻璃渣在空中降落, 變幻著顏色。而在那些破了的門窗上, 則留下了一個個的深不可測的黑洞, 這就是相對藝術而存在的真實—人類的不可知。在輝煌的謊言的照耀卞, 真實黯然失色。這一陣子的創作, 引來了齊聲的喝彩, 喝彩是以謾罵的方式表現的。所有的, 破了和沒破的玻璃窗裏都傳來了激昂的謾罵, 其間還夾了一聲銳不可擋的高歌, 一個嬰兒的啼哭。
李白覺得, 這個棲息地已經留下了足夠的紀念, 足以載人他的創作年表, 他的詩情也揮發得差不多了, 便提起他的背囊, 繼續他的漂流。他沿著街道走去, 街道這幹涸的溪床, 在夕照之下, 尚餘一些光和色, 是波濤的殘渣。光和色是稀薄的, 而且稍縱即逝, 轉眼間收縮到了高樓的後麵, 不見了。這裏, 高樓底下的街麵反是明亮了一度, 連那斑駁的牆皮, 都有了反光, 亮閃閃的。這植物剝露的崖壁, 光禿禿的, 連石峭都破爛了, 露出酥了的芯子。貧痔得連隻蟲子都生不出來。可就是這, 是盛唐的曆史, 它們被現代史埋沒得隻剩下這些了。
現代史是以水泥為主體的, 麵目劃一的, 立立方方的, 成群結隊, 站成一片。水泥是這幹涸海底的泥土, 說是水泥, 其實是幹燥的粉狀物,灰白色的。它堆砌成的曆史便也是蒼白的, 枯乏的, 千篇一律的, 索然無味的。這和水泥的來源有關, 它是工業的產物。工業就是無窮盡的複製, 速度越快越好。“ 工業” 是這種無窮複製的文明稱呼, 真實的謊言其實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誕生的。因為虛假的謊言也上了複製的流水線,比如詩, 紙張和印刷術帶給它複製的命運, 使得謊言不成其為謊言, 變成了真實。謊言的特質就是它的唯一性, 不可重複性, 它是隨心所欲,興之所至的產物, 說到哪裏算哪裏, 完全不用負責它的結果。它沒有規則, 沒有既定路線, 無因無果, 它簡直不知道為什麼要存在, 它完全可以不存在的。所以它的產生是出於偶然, 一時興起, 要的也就是這個偶然。然而, 詩乘著紙, 一頁頁地從印刷機裏飛了出來, 鋪天蓋地, 謊言裏浸透了機油和油墨的複製的氣息。於是, 真實的謊言, 就是俗話說的, 行為藝術, 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