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特色樂器:大杆號(1 / 2)

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創造了索橋(繩橋)。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拴胳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0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橋麵1米多的竹索扶手。

棧道有木棧與石棧兩種。木棧建於密林,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施於絕壁懸崖,緣岩鑿孔,插木為橋。羌族民間石匠農閑時常外出做工。舉世聞名的四川灌縣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

輕摸脖頸,勝似美容

人們進入中老年時期,脖頸上的皺褶會日益增多。有道是,看人老不老,先看他們脖頸上的皺褶有多少。而單位同事阿麗,年過半百,卻依然保持麵容嬌美,臉色滋潤,尤其是脖頸部位,像年輕人一樣光潔挺拔,看上去比她的實際年齡要年輕10歲。

其他女同事見阿麗依然保持“脖頸青春”,紛紛問她是否經常去美容店消費。阿麗笑著解釋,她從來不去店裏美容。她的叔父是位老中醫,20年前,叔父就傳授她一套有助於脖頸美容的方法,每天早上鍛煉時,抽出幾分鍾做做“脖頸保健操”:先用雙手在麵部做三四十下全方位的麵部按摩。所謂全方位,即上從額頭,下到下巴,前從五官,後至耳根及後腦,全麵進行按摩。然後,抬起下巴,用左手從下巴部位自上而下地輕摸頸部,一直抵達鎖骨,這種動作俗稱“捋”,上下捋三四十次。動作宜舒緩,使局部產生微熱的感覺。完畢,再換右手做相同的動作。前麵的動作結束了,再用左手反到脖子後麵,張開五指,將脖子肌肉抓緊,然後鬆開,再抓緊再鬆開,反複做三四十次。完畢,再換右手。整套動作下來,前後不到10分鍾。但是,它的功效卻不可低估。

做以上動作的目的,是讓麵部、脖頸的表皮和肌肉得到一次人為的運動,促進了該區域細胞的活動、血液的流動、經絡係統的暢通,使其“動輒不衰”。這比去美容院做美容更為有效。

本方法經濟實用,簡便易行,隻要能夠長期堅持,將獲益不淺。有興趣的中老年朋友不妨一試。

江西省新餘市讀者梅承鼎

燉老母雞加點黃豆

母雞肉營養價值豐富,是冬季滋補的理想佳品。雞肉所含的蛋白質高達23.3%,而脂肪含量僅在1,2%,雞肉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適合產婦、病人和中老年人食用。燉老母雞時,加20克左右黃豆,不但肉熟得快,而且湯味道鮮。

原料:白條老母雞1隻(約2000克).黃豆20克,紅辣椒、蔥段、薑片、米醋、精鹽、味精各適量。米醋去腥味,辣椒爽口提味。

製作:

1.老母雞洗淨切塊,放開水裏焯一下,用清水洗淨。

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創造了索橋(繩橋)。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拴胳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0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橋麵1米多的竹索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