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1 / 2)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是故古人倡導“大學之道”,致知格物,誠其意,正其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明德至善。常言亦有道:安身而立命,安家而立業,安居而樂業。是故可謂安身而後安家,安家而後安居,立命而後立業,立業而後樂業——乃人類賴以生生不息而奮鬥前行的最為樸素的生活哲學。

無論“明德、親民、至善”之最高境界而言的“修身、齊家、治國”,還是“立命、立業、樂業”之樸素境界而言的“安身、安家、安居”,抑或無論精神的“樂園”,還是生活的“港灣”,這裏,我還需要真誠地感謝自己生活與精神的依托之所——我的家、我的家鄉。

衷心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父親的剛直樸實、吃苦耐勞與堅忍不拔,母親忠厚、賢惠、勤勞、井然有序的生活品行,正是這些可貴品質,在潛移默化中賦予我人生賴以健康成長和經受生活磨礪的精神支柱。痛惜者,乃歲次丁亥之壬寅月癸巳日,悲哉傷逝母愛,刻骨銘心也!時至今日,母親離開人世已近兩個年頭,在此,願以己之微薄之績,虔誠之心,聊以告慰母之先天安息之靈!

感謝家鄉“一方水土”的養育之恩!會寧——我的家鄉,這是中國大西北版圖上位於甘肅中東部的一個縣份,縣名本身蘊含、洋溢著濃厚的“喜氣祥和、民主安寧、興旺昌盛”氣息,雖然丘陵山地地形,溝壑縱橫,氣候比較幹旱,但是,曆史悠久、民風淳樸、重教習學、人文和昌。我出生在八裏灣鄉一個名曰“散岔”的小村莊,偏遠縣城,較為閉塞。春也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簷下戲春燕,田間農夫忙,牧者吟唱蕩山腰;夏也綠樹村邊合,青山映蒼翠,山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醉美清風明月夜;秋也秋風蕭瑟,落葉飄零,炊煙四起,天高雲淡,又是一年望斷南飛雁;冬也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瑟瑟雪日滾雪仗。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偏遠閉塞的鄉村小孩,就是在大自然賦予的這種最樸素、最原本的自然童話世界裏,收獲著童年的好奇與頓悟、成長著美好的希望與夢想、積澱著原始的人力資本的啟蒙,人生就是從這裏奠基,從這裏開始,從這裏延伸;就是在這樣的成長世界裏,帶著這樣的成長烙印,步入學堂而十年寒窗,考入大學而選擇理想,邁入社會而拚搏人生。歲月流逝,縱使浪跡天涯,無論成功與喜悅、辛酸與挫折,還是人生的積極與消極、有為與無為,精神存在中最具滲透性與擴散性、最為厚重的精神因子,依然總是兒時這種成長環境打下的精神烙印。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是故古人倡導“大學之道”,致知格物,誠其意,正其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明德至善。常言亦有道:安身而立命,安家而立業,安居而樂業。是故可謂安身而後安家,安家而後安居,立命而後立業,立業而後樂業——乃人類賴以生生不息而奮鬥前行的最為樸素的生活哲學。

無論“明德、親民、至善”之最高境界而言的“修身、齊家、治國”,還是“立命、立業、樂業”之樸素境界而言的“安身、安家、安居”,抑或無論精神的“樂園”,還是生活的“港灣”,這裏,我還需要真誠地感謝自己生活與精神的依托之所——我的家、我的家鄉。

衷心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父親的剛直樸實、吃苦耐勞與堅忍不拔,母親忠厚、賢惠、勤勞、井然有序的生活品行,正是這些可貴品質,在潛移默化中賦予我人生賴以健康成長和經受生活磨礪的精神支柱。痛惜者,乃歲次丁亥之壬寅月癸巳日,悲哉傷逝母愛,刻骨銘心也!時至今日,母親離開人世已近兩個年頭,在此,願以己之微薄之績,虔誠之心,聊以告慰母之先天安息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