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活命裝聾作啞十二年(2 / 2)

1949年冬天,駐張掖的部隊派了幾個同誌到黃草溝一帶購買菜牛(菜牛:一種專供食用的犛牛。),我像見到親人一樣,向部隊同誌訴說了我在草原上流落多年的情況。我講的是一種走音變調的藏、漢混雜的語言,他們聽不大懂;他們講的是帶著濃重南方口音的話,我也聽不大懂,雙方都隻能懂個大意。一個指揮員模樣的同誌,勸我不要急著組織群眾搞翻身解放,他再三再四講解黨的民族政策,並說不能把幾十年前川北老根據地的那一套辦法搬到今天的草原上來。我慢慢地思考著他們的每一句話。當時我想,共產黨、紅軍是領導窮人鬧翻身、求解放的,這是黨的根本主張,現在草原解放了,為什麼不趕快把剝削壓迫貧苦牧民的頭人、活佛統統打倒呢?我想不通。

1954年,祁連縣阿力克鄉成立了鄉政府,當時我仍然在寺院裏做工,當“加瑪”。我立即找鄉文書蔣兆林同誌談話,提出了我的想法,在蔣兆林同誌的幫助下,我慢慢地懂得了黨在牧區的基本政策,思想上明確了在新的形勢下,我應該做什麼和怎樣做。我向周圍的貧苦牧民宣傳黨的政策和主張,團結貧苦牧民,跟著共產黨走社會主義的光明大道!

1957年,我把新中國成立後積攢的工錢,買了一頂牛毛帳房,買了五頭犛牛,離開了百經寺,在阿力克鄉草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和藏族姑娘葉爾麗結了婚。1958年3月16日,阿力克鄉成立了第一個牧業生產合作社,我被選為副社長。1959年9月12日,由牧業社社長習木宮同誌介紹,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9年7月,我兼任民兵連連長,曾帶領十幾名民兵到海西天峻縣剿匪,抓國民黨的空降特務,共40多天,勝利完成任務,我被評為民兵治安模範,受到縣武裝部和公安局的獎勵。1960年成立俄博人民公社,我被任命為黃草溝大隊黨支部書記;8月調任雙河大隊支部書記;1969年又調回黃草溝大隊任支部書記。1975年調任俄博公社社辦企業副書記,1981年退休。

從1959年到1981年,我在基層擔任黨支部書記職務達23年,先後16次被評為省、州、縣、公社各級模範,受到各級政府的表揚和獎勵。我退休後,在家裏閑不住,就主動幫助公社照看文化室和水井,家裏還養了兩頭奶牛,我要繼續為四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韓風昌整理,原載《血染河湟》。劉思貴同誌,四川營山人,生於1915年。1933年參加紅軍,原在紅九軍第二十七師八十團當戰士、衛生員,1936年10月隨部西征河西,西路軍失敗後落戶青海省祁連縣俄博村。解放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合作社副社長、民兵連長、大隊黨支部書記、人民公社社辦企業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