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首批航空人才的培訓經過(2 / 3)

鄧發同誌當即與盛世才和蘇聯在航空隊的總教官尤吉耶夫講明:“我們這批學員,都是紅軍幹部、共產黨員,從小參軍,沒讀過什麼書,要是按照《新疆日報》刊登的招考中學畢業生的條件,都考不上,請免於文化考試。至於體檢,可以照常進行,按照標準條件錄取。”蘇聯顧問首先表示同意。盛世才辦航空隊主要靠蘇聯顧問,他見顧問同意,也就點頭答應了。鄧發同誌指定我帶領新兵營的30多名學航空候選人,到迪化市北門內的軍醫院去體檢,給我們體檢的有蘇聯醫生和醫院的軍醫。他們量身高、血壓,稱體重,檢查內外科和五管科等,對視力、聽力和心髒查得特別仔細。

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體檢場麵,生怕不合格,心情很緊張,量的血壓普遍偏高。那時化驗血的方法很落後,化驗一次,要抽25cc血樣。說來也怪,當穿著白大褂的醫務人員用粗粗的針筒給我們抽血時,我們這些在戰場上見慣了流血的人,反而感到特別不自在。最難應付的是坐轉椅檢查平衡機能,在左右各轉八圈後,立即停止,要求身體站正不歪斜,能辨別東西南北。有好幾個同誌在抽血和坐轉椅的過程中暈倒、嘔吐。體檢結果,25名同誌合格,其餘都被淘汰了。

2月下旬,延安派來的同誌還未趕到新疆。為了不影響按時開學,鄧發同誌就根據延安通知的19人姓名、職別,與“新兵營”體檢合格的25人編排在一起,本著讓各方麵軍都有代表學飛行和學機械的原則,確定了44名同誌的學習分工和負責人,並將我們召集到“新兵營”會議室,作了進入新疆航空隊學習的動員。

鄧發同誌講了派我們學習航空的意義後,充滿深情地囑咐我們:“你們是我黨第一支航空技術隊伍,肩負著未來建設人民空軍的重任。要時刻記著這一條,千萬不能辜負了黨對你們寄予的希望!”他又指出:“你們在統戰同盟者的航空隊裏學習,畢竟不是在我們自己的部隊裏。環境是複雜的,困難是不會少的,大家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去了後,一定要嚴守我黨我軍的紀律,要事事、處處嚴格要求,一言一行注意內外有別。尤其要注意:你們的學習好孬,關係到我們黨、我們軍隊的聲譽,一定要刻苦鑽研技術,爭取優異成績,讓他們瞧瞧,我們共產黨人都是好樣的。”

接著,他又著重強調說:“關於我們黨在新疆的工作方針,是維護統一戰線,你們到航空隊後,要聽從該隊長官的指揮和管理,不要宣傳共產主義和發展共產黨員的活動。”鄧發同誌宣布了我們44名同誌的學習分工,決定我為飛行班班長,延安來的嚴振剛同誌為機械班班長。建立了黨的組織,44人為一個支部,分為5個黨小組。鄧發同誌提議我為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嚴振剛、方子翼、方槐、朱火華、陳熙、金生等6名同誌為第一任黨支部委員。會上,大家舉手一致通過。

最後,鄧發同誌又明確了幾個問題:一是領導關係問題,航空隊黨支部由黨中央駐新疆代表直接領導,不同“新兵營”和別的黨組織發生關係;二是盛世才不準許在他的軍隊內部有黨派組織,因而我們黨支部的所有活動,都要嚴格予以保密;三是不公開個人的身份,每個同誌在航空隊的登記表上均填寫化名,互相間也一律稱呼化名。若盛世才部隊的人問你是不是紅軍,是不是共產黨員,回答的口徑要一致,就說我們是從“新兵營”來的,這個問題盛督辦知道,請您問他就清楚了。

進入新疆航空隊

1938年2月28日,盛世才按原定計劃,派兩台卡車到“新兵營”,接我們入航空隊。此時,從延安派來的同誌仍沒有趕到迪化,鄧發同誌決定,“新兵營”的25名學員先去報到。我們將武器和內部學習材料留下,隻攜帶少量的日用品和文化學習書籍,登上了卡車。整個新兵營的同誌們排成兩列,像歡送出征的將士一樣夾道送行。同誌們熱情地揮著手,高聲囑咐我們:“好好學習,盼望你們的好消息!”“祝你們早日飛上藍天!”“學會了飛行,就駕飛機到我們‘新兵營’上空轉一圈,也讓我們高興高興!”

汽車把我們這批由於興奮而滿臉通紅的航空學員,拉到緊靠迪化市南門的一所院內。整個院子有六七排平房,挨著城牆的一座小平房,是航空隊的大隊部,左拐彎有兩排平房和一個大操場,這就是飛行、機械學員的宿舍和教室。汽車在宿舍門前停下,航空隊的軍官把我們引到住房安頓下來。這是一座3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隔為裏外間,裏間住飛行學員,外間住機械學員,每人一張床,兩個人合用一個床頭櫃。除了我黨的學員,盛世才另從地方中學招考錄取了16名機械學員,他們已經先報到了,都住在外間。

當天,我們領取了被服裝具,每人發一套新被褥、兩套新軍裝,還有內衣和鞋襪,連洗臉盆和喝水杯也統一配發了。住下後,同誌們在整理內務時,自覺保持了我軍的傳統作風,被子疊得像豆腐塊那麼方正,臉盆、鞋子都放在個人床下相同的位置,整個宿舍整齊劃一,井然有序。

第二天,航空隊的主要軍官視察新學員來了。他們是:大隊長張念勺(上校,後晉升為少將),副大隊長張樹炎(上校),大隊工程師高正臣(少校),教育股股長王聰(上尉),領航股股長張自強(上尉)。張念勺一行看到從“新兵營”來的學員個個軍容嚴整,內務整潔統一,禁不住交口稱讚。

教育股長王聰把大家集合起來,請大隊長作入隊訓話。張念勺操著東北口音宣布隊規,不外乎尊重長官,聽從指揮,統一著裝,嚴格作息一類,還有互敬互愛,精誠團結雲雲。宣布的規章,完全是管理士兵的要求,例如統一熄燈、起床,外出請銷假,紮腰帶上操,從立正、稍息的基本動作練起等等。這使我們這些多數是營團級幹部、至少也是連級幹部的“學員”,一時感到很不習慣。過去,我們指揮部下操練,現在要處處聽從一名少尉軍官的口令行動,實在有點委屈。但為了黨的航空事業,我們都不計較這些,把它作為新環境下的一種黨性鍛煉,硬是“熬”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