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援西軍到一二九師(2 / 3)

會議結束後,各部隊負責幹部返歸部隊,向部隊傳達紅軍改編的指示精神。機關派出工作組,分別深入部隊,幫助教育。我帶了一個小組,深入到一個連隊,了解情況和指導工作。

會議精神向部隊傳達之後,在基層幹部和戰士中更是議論紛紛。有的說:“與國民黨打了10年,還同它講和,這不是認輸了嗎?”有的還說:“打日本,為什麼要改變番號?”“他們是國民黨的軍隊,我們是共產黨的軍隊,怎麼能改為他們的番號呢?”有的戰士情緒激動,邊抹著眼淚邊說,“他們是白軍,是地主資產階級的軍隊,我們是紅軍,是工人農民的軍隊,水火不相容,怎麼能搞在一起?”“要變成國民黨兵,我不幹了,情願回家去種田、討飯!”少數戰士流露出不理解的心情,有的甚至開了小差。

我們對部隊反映出來的思想認識進行了分析研究,認為這些情緒和看法,來源於指戰員的樸素的階級感情,是很自然的。隻要我們反複進行宣傳教育,講清道理,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他們的思想是很快會想通的。於是各級領導幹部再分頭深入下去,向部隊反複宣講黨中央、中央軍委關於紅軍改編的決定、總政的動員講話材料以及劉伯承司令員的講話精神,充分說明:現階段為了實現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了抗日救國,打敗日本侵略者,挽救國家的危亡,需要國共合作;紅軍改變番號有利於戰場上對日作戰,同抗日友軍協同動作;改編後,我們仍在共產黨絕對領導之下,保持我軍的光榮傳統,保持政治工作製度,因此我軍的革命性質是永遠不會變的,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奮鬥的目標是永遠不會變的。

經過深入的宣傳教育和細致的思想工作,部隊的思想很快就統一到黨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上來了。

援西軍改編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

1937年8月6日,遵照中央軍委命令,援西軍離開了鎮原。經過七天連續行軍,到達三原、涇陽一帶。在這裏,部隊繼續進行政治動員,準備改編工作。

援西軍根據前敵總指揮部的指示,於9月6日在石橋鎮召開了改編誓師大會,舉行換裝、閱兵儀式。這天早晨,朝霞映紅了東方,紅四軍、三十一軍、二十九軍和陝甘寧邊區的部隊,列隊陸續進入廣場,約有13000多人,擠滿了會場。主席台的中央,掛著兩麵旗幟:一麵是鐮刀斧頭旗,一麵是青天白日旗。兩側貼有用彩紙寫的大標語:“堅決擁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決擁護國共合作!”“全國團結一致抗日!”“把日本侵略軍驅逐出國土!”“抗日救國,挽救危亡,革命到底!”“堅決執行中央軍委關於紅軍改編八路軍的命令!”“立即開赴抗日前線,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不一會兒,改編大會開始了,隻見第一二九師倪誌亮參謀長,身穿八路軍嶄新的軍裝,佩戴著鮮紅的值星軍官綴帶,急步走到隊前,目視全場,大聲喊道:“會場起立!”接著,軍號齊鳴,雄壯嘹亮。這時,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政訓主任張浩、副主任宋任窮,三八五旅旅長王宏坤、副旅長王維舟、參謀長耿飆,三八六旅旅長陳賡、副旅長陳再道、參謀長李聚奎,前敵總指揮部派來督導改編換裝的八路軍政治部主任任弼時等,健步走上主席台。

台下受閱部隊,隊形嚴整,秩序井然,全體高唱《義勇軍進行曲》:“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這抗日的戰歌,鼓舞著、激勵著人們,把全體指戰員的心帶到炮火連天的抗日戰場。

歌聲停止,張浩同誌站在主席台前麵的中央,激昂地高聲宣讀中央軍委8月25日發布的改編命令:“南京已開始對日抗戰,國共兩黨合作初步成功。為著實現中國共產黨中央給中國國民黨三中全會之保證,使紅軍成為抗日民族戰爭的模範,推動抗戰成為全民族的抗日革命戰爭,以爭取最後的徹底勝利,特依據與國民黨及南京政府談判結果,宣布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將前總指揮部改為八路軍總指揮部,以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葉劍英為參謀長,左權為副參謀長,總政治部改為八路軍政治部,以任弼時為主任,鄧小平為副主任。”接著,還宣讀了軍委任命的一一五師、一二○師、一二九師領導幹部的名單。

中央軍委命令強調指出,各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後,必須加強黨的領導,保持和發揚十年鬥爭的光榮傳統,堅決執行黨中央軍委的命令,保證紅軍改編後仍成為共產黨的黨軍,為黨的路線和政策而鬥爭,完成中國革命之偉大使命。張浩同誌宣布完命令之後,倪誌亮同誌又高聲宣布:“部隊換裝開始!”一包包衣服抬向各個連隊,一件件軍服發到了指戰員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