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特別感謝三位師長——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教授、經濟學院張旭昆教授和浙江省政府谘詢委委員楊樹蔭先生。羅老師在大學期間就受我敬重,雖然他未曾直接授課,但我們的交流頗多,以致當年經常在他的宿舍喝啤酒。我知道羅老師的眼界很高,輕易不說捧場的話,此次竟積極推介拙著,在微信圈寫了長篇的評語。張旭昆是我大學畢業論文的導師,有著時下難得的嚴謹學風,是我眼中少數幾位理論功底勝過虛名的學界翹楚之一。看了書後,寫出《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書評,經典式地闡發了本書的精髓。楊樹蔭是我原單位的上司,後來擔任重要研究機構的負責人,是一位具有“獨立之精神”的散文家,信筆作了一篇《廣勝之勝》的文章。他們的見識和筆力一直令我欽佩,能躬身“抬舉”曾經的學生與下屬,我更視作一種期望和鞭策。
黨政機關的同行也給了我許許多多的鼓勵。因自己的手頭也缺書,更考慮到書的內容與工作無關,我原先隻在極小的範圍贈閱。意想不到的是,竟收到了熱烈而真誠的回複。一位平日沒有私交,卻在我心中頗具分量的領導,不僅口頭上給予肯定,還在他主管的單位以及相關係統中力推拙著,確實使我感動。
《改變,從心做起》這本書,讓我進一步體會到心靈是分波段的。若頻率相近,即使憑三兩行文字,就能共鳴,繼而有會心之後的神交。有位堪稱管理大師的知名企業家,平素未曾與我交往,當讀了澎湃新聞的那篇采訪,卻發來170多字的一條短信,認為“當今這個時代,寫這本書非常有意義”,“如果中國人再不認真地審視自己,終有一天中國仍然將‘歸零’。作為體製內的一員,你仍能保持這一份清醒,我深表敬意!”身為馳騁商場的風雲人物,他的肺腑之言或許是對我說的,也並非隻對我說,他傳遞著商界精英對社會潮流與時代精神的深切焦慮和體悟。這又使我想起茅威濤曾希望我的那篇《簡樸心》刊登到《愛越世界》上的事。茅毛看中此文,一定是有理由的。我想小百花越劇團能獨樹一幟走到今天,絕非憑場麵上的熱熱鬧鬧,不正是由於一種堅守,繼而有“大道至簡”生出的絢麗。
還得感謝我的同學。在大學同窗的微信圈,我的書長時間成為關注、議論的焦點。在這人人都很忙,出書如長韭菜的年代,大家居然像傳接力棒似的轉發我的書訊及文章,同我分享心得。我的研究生班微信圈4天時間竟有300多條與書相關的留言,因恰逢同學聚會,而我手頭也沒有書了,大家便自行分頭購買。當時網上網下書城幾乎告罄,以致出版社通知預留的幾本書也被買走了。後來,趙陽、馮瓊梅同學分別在亞馬遜、曉風書屋、博庫書城湊齊了30多本書。對讀書人來說,買書不是一件稀罕事,但現在的人們卻越來越少買書了,自己掏錢買老同學的書更是稀罕,這著實讓我由衷感恩。
還要特別感謝三位師長——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教授、經濟學院張旭昆教授和浙江省政府谘詢委委員楊樹蔭先生。羅老師在大學期間就受我敬重,雖然他未曾直接授課,但我們的交流頗多,以致當年經常在他的宿舍喝啤酒。我知道羅老師的眼界很高,輕易不說捧場的話,此次竟積極推介拙著,在微信圈寫了長篇的評語。張旭昆是我大學畢業論文的導師,有著時下難得的嚴謹學風,是我眼中少數幾位理論功底勝過虛名的學界翹楚之一。看了書後,寫出《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書評,經典式地闡發了本書的精髓。楊樹蔭是我原單位的上司,後來擔任重要研究機構的負責人,是一位具有“獨立之精神”的散文家,信筆作了一篇《廣勝之勝》的文章。他們的見識和筆力一直令我欽佩,能躬身“抬舉”曾經的學生與下屬,我更視作一種期望和鞭策。
黨政機關的同行也給了我許許多多的鼓勵。因自己的手頭也缺書,更考慮到書的內容與工作無關,我原先隻在極小的範圍贈閱。意想不到的是,竟收到了熱烈而真誠的回複。一位平日沒有私交,卻在我心中頗具分量的領導,不僅口頭上給予肯定,還在他主管的單位以及相關係統中力推拙著,確實使我感動。
《改變,從心做起》這本書,讓我進一步體會到心靈是分波段的。若頻率相近,即使憑三兩行文字,就能共鳴,繼而有會心之後的神交。有位堪稱管理大師的知名企業家,平素未曾與我交往,當讀了澎湃新聞的那篇采訪,卻發來170多字的一條短信,認為“當今這個時代,寫這本書非常有意義”,“如果中國人再不認真地審視自己,終有一天中國仍然將‘歸零’。作為體製內的一員,你仍能保持這一份清醒,我深表敬意!”身為馳騁商場的風雲人物,他的肺腑之言或許是對我說的,也並非隻對我說,他傳遞著商界精英對社會潮流與時代精神的深切焦慮和體悟。這又使我想起茅威濤曾希望我的那篇《簡樸心》刊登到《愛越世界》上的事。茅毛看中此文,一定是有理由的。我想小百花越劇團能獨樹一幟走到今天,絕非憑場麵上的熱熱鬧鬧,不正是由於一種堅守,繼而有“大道至簡”生出的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