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方9

[組方]柴胡10~15克,連翹15~18克,升麻6~10克,茵陳30~60克,當歸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白芍12克,蒲公英15克,葛根15克,蒼術15克,厚樸15克,鬱金15克,丹參15克,板藍根12克,甘草6克。

[加減]

⊙黃疸重者,加赤芍、生大黃;

⊙脅痛甚者,加青皮、金錢草;

⊙惡心納呆者,加半夏、竹茹;

⊙HBeAg陽性者,加蚤休、虎杖。

[主治]急性黃疸型甲型肝炎。

[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14天為1個療程。

方10

[配方]滿天星30克,田基黃30克,板藍根30克,梔子根30克,蒲公英30克,鬱金30克,茵陳30克,生大黃15克,車前草15克,柴胡12克,赤芍10克,法半夏10克。

[加減]

⊙熱重者,加生地黃、黃芩;

⊙濕重者,加藿香、厚樸;

⊙黃疸消退後,加生黃芪、當歸、茯苓。

[主治]急性黃疸型肝炎。

[用法]水煎分2次,每日1劑,1周為1個療程。

[說明]配合西藥:維生素C、維生素B6、三磷酸腺苷、輔酶A、複方丹參針靜滴等,用3~7天。

方11

[組方]鬆茯苓皮15克,黃芩15克,山梔子20克,大黃20克,田基黃30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丹參10克,田三七6克,黃連6克。

[主治]急性甲型肝炎。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藥液混合後早晚分服,服至症狀消失,穀丙轉氨酶正常為止。

[說明]服藥期間,禁食魚蝦類、狗肉、牛肉等。

方12

[組方]肝炎複方1號:茵陳30克,蒲公英30克,金錢草30克,生梔子12克,生大黃15克,鬱金15克,丹參30克,車前子(包)30克,茯苓30克,澤瀉15克,白術20克,炒三仙各30克。

肝炎複方2號:茵陳30克,蒲公英30克,茯苓30克,蒼術30克,白術30克,厚樸12克,陳皮12克,薏苡仁30克,白蔻仁12克,木香12克,澤瀉15克,丹參30克,炒三仙30克。

[加減]

⊙若食少納呆,加雞內金;

⊙腹脹,加萊菔子、枳實、厚樸、陳皮、草豆蔻;

⊙嘔惡厭油,加半夏、竹茹、雞內金、枳殼、陳皮;

⊙脅肋疼痛,加元胡、川楝子、香附、白芍、青皮;

⊙肝脾腫大,加鱉甲、山甲珠、丹參、三棱、莪術;

⊙轉氨酶增高,加五味子、龍膽草、菊花、金銀花、連翹、牛膝、敗醬草。

[主治]急性黃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口苦脅痛,身困乏力,腹脹納差,舌淡紅,苔薄,脈沉細。1號方用於熱偏重者,2號方用於濕偏重者。

[用法]兩方均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方13

[組方]柴胡10克,枳殼10克,佛手10克,生大黃10克,白術10克,陳皮10克,焦曲10克,黃芩30克,女貞子30克,車前草30克,板藍根30克,茵陳15克,焦山梔子9克,甘草6克。

[主治]甲型肝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2~3次,每次100~150毫升,空腹溫服。

[說明]服藥後應每日大便2~3次,如達不到此要求,另用大黃泡水服。

方14

[組方]柴胡10克,赤芍10克,虎杖10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生大黃6克,木通6克,梔子6克,滑石(包)15克,茵陳12克,板藍根12克。

[加減]

⊙腹脹,加四逆散;

⊙腹痛,加芍甘湯;

⊙嘔吐,加黃連、半夏、竹茹;

⊙食欲減退,加炒三仙;

⊙治療後症狀消失,肝功未能恢複正常者,易逍遙散加澤蘭、五味子。

[主治]小兒急性甲型肝炎。

[用法]隔日1劑,水煎分3次服,至肝功能正常後再服2劑停藥。

方15

[組方]金錢草30克,茯苓30克,茵陳30克,夏枯草15克,焦楂曲15克,龍膽草9克,法半夏9克,連翹9克,柴胡9克,鬱金9克,萊菔子6克,薄荷3克。

[主治]急性黃疸型肝炎。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方16

[組方]茵陳30~50克,梔子10~15克,大黃10~15克,五味子6~10克,虎杖15~30克。

[加減]

⊙厭油膩,納差者,加山楂30克;

⊙腹脹者,加雞矢藤30克;

⊙兼外感者,加藿香10克或連翹10克。

[主治]急性黃疸型甲型肝炎。

[用法]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劑。

方17

[組方]虎杖40克,茵陳40克,穀芽30克,泡參30克,滑石(包)30克,板藍根30克,赤芍30克,丹參30克,金錢草20克,梔子12克,丹皮10克,大黃10克,紅花6克,琥珀6克。

[主治]急性黃疸型肝炎。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方18

[組方]茵陳30克,板藍根24克,蒲公英24克,梔子12克,大黃12克,柴胡12克,枳殼12克,半夏12克,鬱金12克,車前子(包)12克。

[主治]急性黃疸型肝炎。

[用法]諸藥用水浸泡半小時,煎煮2次,藥液對勻後分2次服,每日1劑。

方19

[組方]生梔子20克,女貞子15克,萊菔子15克,川楝子6克,茯苓10克,鬱金10克,木瓜10克,大黃(後下)10克,木通9克,板藍根18克,白茅根18克。

[加減]

⊙濕熱重者,加龍膽草、車前子、金銀花,重用大黃;

⊙濕困脾土型,加白術、生薏苡仁、陳皮;

⊙肝鬱血瘀型,加鱉甲、赤芍、三七,重用鬱金;

⊙肝陰不足型,加生地黃、白芍,重用女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