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於帝,立廟。”這主要是指九五爻來說的。九五,秉其中正之德,誠信之心,感動先祖、先帝,並且立廟以享祭先帝,祭上蒼以聚國人。這立廟的意思就是為了團集。
初六:用拯馬壯,吉。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此處之“用”,應與《坤卦》中的“用六”聯係起來理解。“用六,利永貞。”用六,即用柔。用柔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有利於長久的正固,坤卦所象征的正固是順,是順從於乾道,乾道即天道。“乾為馬”《說卦傳》)“用拯馬”,就是用“坤”之順德援助渙散的馬群。
(,壯者,團結,力量也。使馬群不渙散而顯示出群體的力量,這樣自然吉祥。“初六之吉,順也”。這有一個順的對象,順從的是誰呢?順從的是整個卦。卦講渙,實際上這渙裏有兩層意思,一種是防止渙散,還有一種是渙散危險,這裏要順從這個意思。當然這裏順從的是九二的剛中之德。但這個剛中之德,也有渙的意思。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象曰:渙奔其機,得願也。
機,通“幾”,幾案,這幾不是指小桌子,而應該是指坐凳。就是說現在九二是陽爻居在陰位了,首先是不正,是從否卦變過來的。所以就有一個“奔”,這奔是從否卦的四爻奔過來的,因為在否卦的四爻,是陽居陰位,不正。現在它奔到二爻位上來就是為了找一個立足的地方,於是找到一個幾案,能坐得穩。九二雖不當位,但居中,所以是好的坐處,這個坐處非常穩當,所以雖然有悔,也消除了。所以象辭裏講“得願也”的願望實現了,它這麼一奔不是徒勞的,而是得願了。
六三:渙其躬,無悔。
象曰:渙其躬,誌在外也。
“渙其躬”,在這裏是指渙散自己身上不好的習氣,當然還存在一些危險,因為這正好是坎卦的上一爻,坎卦為險,三爻剛涉險,這個險還沒有完全排除,還沒渙散掉,所以無悔。渙散,同時也有舒展的意思,也有一個調整的意思。象曰:“渙其躬,誌在外也。”誌在外是指外卦,外卦是巽卦。它已經快涉過大川,涉過險了,誌的方向就是巽卦,它要順於它。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六四是陰居陰位,看似太柔了,但畢竟還是得正,所以“元吉”。“渙其群”,這群本來是指群體、群眾,但這裏有局限性,“渙其群”,就是使這種不正當的、有局限利益的、有私人利益的這種小群體渙散了。這個卦也是講同心同德。所以這裏的渙散就是一種好的現象。將其離散了,當然是元吉,是大吉利。“渙有丘”,這丘是大眾的丘,是大功的丘。丘,代表大眾的利益,眾人的智慧,還有眾人的德行。這樣大家就能同心同德,能聚集到像小山那樣的穩固。“匪夷所思”,匪,是非。夷,是平常。意思就是,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到的。所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成就。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既是光明正大的,又有發揚光大之意。
“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於帝,立廟。”這主要是指九五爻來說的。九五,秉其中正之德,誠信之心,感動先祖、先帝,並且立廟以享祭先帝,祭上蒼以聚國人。這立廟的意思就是為了團集。
初六:用拯馬壯,吉。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此處之“用”,應與《坤卦》中的“用六”聯係起來理解。“用六,利永貞。”用六,即用柔。用柔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有利於長久的正固,坤卦所象征的正固是順,是順從於乾道,乾道即天道。“乾為馬”《說卦傳》)“用拯馬”,就是用“坤”之順德援助渙散的馬群。
(,壯者,團結,力量也。使馬群不渙散而顯示出群體的力量,這樣自然吉祥。“初六之吉,順也”。這有一個順的對象,順從的是誰呢?順從的是整個卦。卦講渙,實際上這渙裏有兩層意思,一種是防止渙散,還有一種是渙散危險,這裏要順從這個意思。當然這裏順從的是九二的剛中之德。但這個剛中之德,也有渙的意思。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象曰:渙奔其機,得願也。
機,通“幾”,幾案,這幾不是指小桌子,而應該是指坐凳。就是說現在九二是陽爻居在陰位了,首先是不正,是從否卦變過來的。所以就有一個“奔”,這奔是從否卦的四爻奔過來的,因為在否卦的四爻,是陽居陰位,不正。現在它奔到二爻位上來就是為了找一個立足的地方,於是找到一個幾案,能坐得穩。九二雖不當位,但居中,所以是好的坐處,這個坐處非常穩當,所以雖然有悔,也消除了。所以象辭裏講“得願也”的願望實現了,它這麼一奔不是徒勞的,而是得願了。
六三:渙其躬,無悔。
象曰:渙其躬,誌在外也。
“渙其躬”,在這裏是指渙散自己身上不好的習氣,當然還存在一些危險,因為這正好是坎卦的上一爻,坎卦為險,三爻剛涉險,這個險還沒有完全排除,還沒渙散掉,所以無悔。渙散,同時也有舒展的意思,也有一個調整的意思。象曰:“渙其躬,誌在外也。”誌在外是指外卦,外卦是巽卦。它已經快涉過大川,涉過險了,誌的方向就是巽卦,它要順於它。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
六四是陰居陰位,看似太柔了,但畢竟還是得正,所以“元吉”。“渙其群”,這群本來是指群體、群眾,但這裏有局限性,“渙其群”,就是使這種不正當的、有局限利益的、有私人利益的這種小群體渙散了。這個卦也是講同心同德。所以這裏的渙散就是一種好的現象。將其離散了,當然是元吉,是大吉利。“渙有丘”,這丘是大眾的丘,是大功的丘。丘,代表大眾的利益,眾人的智慧,還有眾人的德行。這樣大家就能同心同德,能聚集到像小山那樣的穩固。“匪夷所思”,匪,是非。夷,是平常。意思就是,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到的。所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成就。象曰:“渙其群,元吉,光大也。”既是光明正大的,又有發揚光大之意。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
象曰:王居無咎,正位也。
大號,是國君發布的號令,這個號令發布出去後,就像人發出一身大汗一樣,大汗發出來了就舒服了,這號令發出去就起作用了,而且也是不可收回的。居,一是“正”的意思,再一個是“中”的意思,是居中正。正因為大家齊心協力,以王為中心。在彖辭裏講了:“王乃在中也。”正因為他居在其中,他周圍,他的邦國的萬民都齊心擁戴他,沒有渙散的朋黨,沒渙散的小團體,這樣他當然能居得穩,也正,當然就無咎。所以象曰:“王居無咎,正位也。”位正,一是通過努力來的,必須想到正位不是他一個人,而是國民也是各在其正位,百姓都安居樂業了,這樣國君當然也就居得穩。如果老百姓流離失所,那麼他能坐得穩嗎?那肯定是坐不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