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罐口部位容易產生幹裂、疼痛或吸拔得不徹底,結痂以後的皮膚上經常留下發紅發黑的痕跡,消退慢。起罐以後,排病的力量減弱,使治療的速度減慢。為了克服這些不足,可以采用起罐以後貼敷膏藥的方法配合拔排毒罐。
起罐以後,將起了皰的罐口部位清理幹淨,再選擇大小合適的膏藥,按照貼敷要求,貼上膏藥。在下一次上罐前,將膏藥取下來,再將膏藥上吸拔出來的膿都清理幹淨。在重罐結束後,罐口部位的表麵清理幹淨,再將膏藥貼上去,一貼膏藥可以重複使用多次,以後如此重複上罐。結合外敷膏藥的拔罐方法可以保持罐口部位始終向外排病,而且罐口部位的痕跡也會減輕,當然也會減輕一些疼痛。針對不同的疾病,可以外敷不同的膏藥。
通常應該根據病情選擇不同藥物成分的膏藥,如果您沒有特殊的膏藥,常見的獨角蓮膏就可以使用。但是不用膏藥也完全可以治愈疾病。我們介紹膏藥,是為了配合治療特別難治的疾病,確保治愈。
以前,沈陽有速效止痛拔癌膏,使用時也常常拔起皰,與排毒拔罐有異曲同工之處。差別在於膏藥藥力小但藥力持久,排毒拔罐力度大但力度不持久;膏藥費用大而且需要醫生診斷,排毒拔罐費用小而且可以自己操作。如果不是急症或致命的疾病,完全可以隻采用排毒拔罐。如果是特殊的疾病,二者結合,戰勝疾病的可能性更大。拔排毒罐以後配合敷膏藥,皮膚上留下的痕跡比較輕,痕跡消失得比較快,痊愈的速度也快。
三、病氣外排時的分流措施
人體的氣血沿經絡周而複始地運行,體內垃圾和病氣外排也要沿著經絡從罐口部位向外排。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垃圾數量也會增多,所患疾病也可能不止一種,如果隻從一個罐口部位排出,可能擁擠不堪,需要的時間也長,嚴重的出現紅腫現象。特別是患長期慢性病的病人,經常會出現紅腫現象。這種紅腫現象,許多人沒有經曆過,常常誤以為是發炎、感染了,於是就停止拔罐。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可以在紅腫的罐口部位附近,沿經絡運行的方向,再開一個罐口,將體內垃圾和病氣外排的通道增加—個。
治療疾病時,在某個部位上罐,排出的體內垃圾和病氣較多較急,出現紅腫現象時,在這個罐口部位附近,增加罐口部位,以分散排出的體內垃圾和病氣,我們將這個措施,稱為病氣外排時的分流措施。至於再在何處開罐,可以參考上罐區域圖和經脈分布圖,在同一經脈的循行路線上確定。
四、心區、腰中區後上罐的措施
患有中、重度心髒病的患者,病因各不相同,治療時應當先掃清外圍病因。在疏通任督二脈的基礎上,再疏通肝、脾、腎、胃、肺區,將風寒和火毒的來源先清除,相應的經脈先行疏通,最後,對心髒的體表皮部進行拔罐,心區是最後施治的部位,這是治療心髒病應該遵守的原則。心區包括前後心區以及左乳根部。不要使體內垃圾和病氣主要通過心區向外排,以免增加心髒負擔,這樣可以減少病灶反應。
由於罐口部位容易產生幹裂、疼痛或吸拔得不徹底,結痂以後的皮膚上經常留下發紅發黑的痕跡,消退慢。起罐以後,排病的力量減弱,使治療的速度減慢。為了克服這些不足,可以采用起罐以後貼敷膏藥的方法配合拔排毒罐。
起罐以後,將起了皰的罐口部位清理幹淨,再選擇大小合適的膏藥,按照貼敷要求,貼上膏藥。在下一次上罐前,將膏藥取下來,再將膏藥上吸拔出來的膿都清理幹淨。在重罐結束後,罐口部位的表麵清理幹淨,再將膏藥貼上去,一貼膏藥可以重複使用多次,以後如此重複上罐。結合外敷膏藥的拔罐方法可以保持罐口部位始終向外排病,而且罐口部位的痕跡也會減輕,當然也會減輕一些疼痛。針對不同的疾病,可以外敷不同的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