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曆代紛爭不斷,是非恩怨與情仇糾紛,多不勝數。從而造就了不同的江湖,不同的世界。而在這其間,能夠脫穎而出、成功退隱的人物,則少之又少。
在曆代風雲榜上,各類武類名家,持著不同的器械,而伴隨著他們的一生,爭霸江湖。從來就有“劍在人在,劍亡人亡”的說法。
一時間,“我為兵器瘋,我為武器狂”登時成為江湖上最新潮詞語。各類名家紛紛表態,率領群豪,成立了去劍會,留刀霸等等之類的協會。
這類協會呢,整天就是討論如何讓自己的武器一統江湖的。由於各類武器好手和江湖人士的排擠,最後,終於爆發了一場大戰。即天芒山之戰。
天芒山之戰,此戰打了幾天幾夜,各類武器名家各派出了一位代表出戰。在三天兩夜的淘汰賽中,最後,脫穎出了兩件兵器:刀和劍。
由組委會決定,允許它們的代表,劍聖蕭雨和刀霸趙風進行決戰,以此來決定未來武林和兵器譜的命運。
此戰事關兵器譜的排名和未來武林幾十年內的江湖性質,不容小視。勝者就足以讓自己的兵器名留天下,成為江湖中的第一大兵器。而且,自己專屬的武器門,也將在兵器譜排名中名列第一。
到那時,所屬兵器必將名留一時,學者當不斷的光耀門楣。對於兩人來說,也是成名的大好機會。
說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說法,一點也不過份。此次組委會的規定:戰敗者必須退隱。
不但如此,失敗了可能還會遭到同類名手的唾棄。被罵是少不了了,就看你臉皮有多厚啦。
因為這些,戰敗之後一生就不可能再有壯舉的了。想到這些,二人的心裏很是沉重。
蕭雨幸得名師指點,十一二歲便已經學得了縱橫般的劍術,蘊育到現在,已不是普通人所能比及的了。江湖人送外號劍聖蕭雨,在劍這一塊領域中,是無敵的,至少,沒人打敗過他。
他並非浪得虛名,在此次天芒山之戰中,他一劍敗張佛,三刺信海舟。這些都在江湖中傳遍了。一時間,他的名振大振。
趙風此人的刀法亦是十分高強,自幼便學盡一身刀數,十幾歲便打敗了赤刀派的掌門。後來,憑著自己的領悟和十幾年在江湖中戰鬥的經驗,在刀林大會中力拔頭魁,成為刀族的新一代刀霸。
後來,又逐漸的統一北方刀族,成為刀族史上最傳神的神話,其刀法霸道無比,在天下武林中,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同行都很忌他,故謂之為刀霸。這些都源於他刀法霸道,不單如此,他為人也挺霸道的,行動起來,挽若北方的一匹狼。
時光過得可真快,轉眼間到了正午,此時正值炎炎夏日,太陽平照在天空。許多兵器名手,武林世家的子弟都跑到了這兒,目睹這百年難得一見的比武——別看這個時候夏日炎炎,但來的人卻是特別的多。
二人站在山頂場上。一動不動,似乎是沒有注意到下麵的人山人海,人海如潮。
兩個人對望著,好似脈脈含情,但又向是含著很深的敵意,或是惺惺相惜,尊重對方為知己。此間之情,卻唯有二人能懂。他們都各自懷著心事,因為此戰,對於他們的一生,武林的命運,都是非常重要的。
他們都覺得非勝不可。兩人漠視好久,等著主持人一聲令下。二人終於開始比拚了。
隻見得他們漠然不動的樣子,一些武林新秀開始憤怒了,罵道:“這是比武呢還是耍秀呢,擺造型很酷嗎?”台下雷聲翻動。可這些人哪裏明白,二人雖刀劍未出鞘,內力已經開始彌漫了。蕭雨劍氣彌漫四周,趙風刀光閃閃。隻見得天象逆轉,急馳就下了一陣風雷。武林同輩們紛紛大喝,為之傾倒。蕭雨一想:此輩內力果真高強,再拚下去,我真的不如他了。
想到這裏,立刻趁著風雷彌漫之際,以快劍攻向了趙風。趙風見此招來勢洶洶,也知蕭雨出招並非浪得虛名。但是如若對方出的第一招便閃躲開來,必定有煞名氣。於是隻得強運內力,用長刀來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