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而言,阿華更傾向於第二條策略:“逃”。這條策略的核心思想就是要通過杭文治的苦肉計,煽動Eumenides一同越獄。隻要後者參與了越獄行動,他的命運就會超出他自己的掌控,出現多種變數,而任一種變數都會讓他陷入極為不利的境地。
在阿華看來,其中最理想的狀況就是越獄成功。他會根據杭文治透露出來的越獄計劃,在監獄外圍布好陷阱,靜待Eumenides的到來。而經曆過越獄的身心折磨之後,強弩之末且又毫無防備的Eumenides必然無法抵擋自己的致命一擊。更何況在對手身邊還潛伏著一個杭文治,Eumenides在這場對抗中絕無一絲勝算。
這個計劃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優點:他們可以合理合法的殺死Eumenides。麵對一個剛剛越獄的亡命逃犯,任何程度的自衛都是順理成章的。他們的行為甚至應該受到警方的嘉獎。
這個計劃的難度卻也顯而易見:僅有五年短刑的Eumenides會不會參與越獄計劃暫且不論,單說越獄這個行為本身又談何容易?那戒備森嚴的重監區還從未發生過成功的越獄案例,貿然行動的人隻會淪為高牆上哨兵的靶子。
不過杭文治卻籍此想出了一個變通的方法:幹脆就策劃一次失敗的越獄,在行動時故意將Eumenides暴露在哨兵的槍口下,上演一出借刀殺人的好戲。阿華起初也覺得這個思路不錯,但細細一想,卻又覺得棘手。以Eumenides的心智身手又怎會輕易受人愚弄?到時候恐怕Eumenides沒有暴露,首先暴露的人卻是杭文治。哨兵的槍口可不長眼,弄不好就要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杭文治便又提議:能不能收買個把管教或者哨兵?如果有獄方的內線參與計劃,那要將Eumenides致於死地可就容易多了。這個提議被阿華旋即否決:那些安安穩穩坐享皇糧的體製內人員,順水推舟幫個小忙是可以的,但有誰會把身家性命搭上來趟你這趟混水?這樣的收買難度太大,若是鄧總在世或有一線可能,現在鄧氏集團大廈已傾,這條路肯定是走不通了。
杭文治略感失望,但他要煽動Eumenides一塊越獄的想法卻絲毫沒有動搖。他也知道:如果Eumenides不越獄,想要憑自己的力量在正常的監舍生活中殺死對方的幾率實在太小。隻有在越獄的過程中,才會有更好的機會出現:或者把Eumenides引入阿華的埋伏,或者借哨兵的槍口將其擊斃,或者趁著對方全心潛逃時,由自己伺機親自動手……退一萬步說,即便越獄不成功,Eumenides也沒有在越獄時被殺死,至少對方會因為越獄的行為被判加刑,這對複仇者來說也算是半個好消息。總之,隻要Eumenides踏出越獄這一步,杭文治便已牢牢攥住了優勢,如果順利的話,這個優勢足夠一擊致命!
入監之後,杭文治便一直衝著這個目標而努力,他成功地贏得了Eumenides的同情和好感,市政設計師的職業本能則讓他想出了一個值得一試的越獄計劃,監區中隊長張海峰也對他青睞有加……一切似乎都在順應著他的計劃,唯有一個節點被堵住了,而這個節點偏偏又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