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從遠古到戰國(公元前三世紀以前)(1 / 3)

第二,商朝已確切地進入了農業時代。由卜辭看來,農業在商朝的經濟中已取得支配地位。卜辭中卜年雨的記錄很多,可見農業在生活中的重要。見於卜辭中的農作物名稱,以黍為最多,其次是麥,大概黍和麥是商人最普通的食糧。蠶、桑、絲、帛等字,屢見於卜辭,可見商貴族已經知道用絲織品作衣裳。畜牧業到這時已退到次於農業的地位,商人所豢養的動物種類幾乎和我們今天差不多。馬、牛、羊、犬、豕都見於卜辭。商人已經知道用牛馬拉車,當時黃河流域還有象存在,且被用來作戰。這些都在考古學的發現和甲骨文的記錄中得到了證實。

第三,商朝已是奴隸社會。從青銅器的發達看來,當時有從事工藝製作的奴隸和奴隸管理人,這些奴隸專門製作高貴的用具來供貴族享用了。又有大批的巫祝從事於祭祀貞卜,寫刻卜辭,當然就有更多的人從事農業和畜牧業,提供生活資料來養活那些脫離直接生產的人們。

由此可以推知,在商朝有很多奴隸從事勞動生產。考古學的發現告訴我們,在墳墓中殉葬者的數目,有多至三、四百人的,在殷墟發現殉葬的人數先後共達兩千以上,足見奴隸數目之多。奴隸的主要來源是俘虜和罪人,史料證明商是一個戰爭頻繁與刑罰殘酷的國家。

根據目前的資料,要確切指出商朝的疆域是不可能的,大抵北自今日河北中部,南至江淮湖北,東自山東,西至陝西,都受著商的支配。在這個廣大的區域內,很多部落和小國臣服於商朝。

商朝的帝王,在《史記·殷本紀》中留下了他們的名號。據《殷本紀》,商自始祖契至湯凡十三世,自湯滅夏朝起,傳至末王紂,共三十個王,這些國王的名字,《殷本紀》所載大致和卜辭符合。

商朝究竟延續多少年,現在還無從確知,據《左傳》己載,有六百年的曆史。

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公元前八世紀)、東周(公元前八世紀到公元前三世紀)商朝的末年,周人勃興於今陝西渭水流域。周朝在哪一年開始建立國家和哪一年滅商,現在還不能確知。據一般記載西周滅商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後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始於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從此以後,中國曆史才有準確的年代。

據周初的詩歌,周始祖名棄,是神女薑螈的兒子。傳說棄是最早種稷的人。稷比黍容易種植,是一種更普通的食糧。發明種稷,對農業的貢獻甚大,因此棄被尊為農神,號稱後稷。

傳說周人最初活動的地方是邰。邰在今陝西武功縣。據考古工作者的調查和初步發掘,周文化的遺跡確在渭水流域。岐山、豐、鎬之間,周人遺物最為豐富。

周人經過幾次遷徙,到太王遷居周原(今陝西岐山縣)才以周為國名,從此周逐漸強大起來。太王的兒子王季是西方的霸主,後來為商王文丁所殺。從卜辭看來,周曾經是商的附屬國。

第二,商朝已確切地進入了農業時代。由卜辭看來,農業在商朝的經濟中已取得支配地位。卜辭中卜年雨的記錄很多,可見農業在生活中的重要。見於卜辭中的農作物名稱,以黍為最多,其次是麥,大概黍和麥是商人最普通的食糧。蠶、桑、絲、帛等字,屢見於卜辭,可見商貴族已經知道用絲織品作衣裳。畜牧業到這時已退到次於農業的地位,商人所豢養的動物種類幾乎和我們今天差不多。馬、牛、羊、犬、豕都見於卜辭。商人已經知道用牛馬拉車,當時黃河流域還有象存在,且被用來作戰。這些都在考古學的發現和甲骨文的記錄中得到了證實。

第三,商朝已是奴隸社會。從青銅器的發達看來,當時有從事工藝製作的奴隸和奴隸管理人,這些奴隸專門製作高貴的用具來供貴族享用了。又有大批的巫祝從事於祭祀貞卜,寫刻卜辭,當然就有更多的人從事農業和畜牧業,提供生活資料來養活那些脫離直接生產的人們。

由此可以推知,在商朝有很多奴隸從事勞動生產。考古學的發現告訴我們,在墳墓中殉葬者的數目,有多至三、四百人的,在殷墟發現殉葬的人數先後共達兩千以上,足見奴隸數目之多。奴隸的主要來源是俘虜和罪人,史料證明商是一個戰爭頻繁與刑罰殘酷的國家。

根據目前的資料,要確切指出商朝的疆域是不可能的,大抵北自今日河北中部,南至江淮湖北,東自山東,西至陝西,都受著商的支配。在這個廣大的區域內,很多部落和小國臣服於商朝。

商朝的帝王,在《史記·殷本紀》中留下了他們的名號。據《殷本紀》,商自始祖契至湯凡十三世,自湯滅夏朝起,傳至末王紂,共三十個王,這些國王的名字,《殷本紀》所載大致和卜辭符合。

商朝究竟延續多少年,現在還無從確知,據《左傳》己載,有六百年的曆史。

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公元前八世紀)、東周(公元前八世紀到公元前三世紀)商朝的末年,周人勃興於今陝西渭水流域。周朝在哪一年開始建立國家和哪一年滅商,現在還不能確知。據一般記載西周滅商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後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始於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從此以後,中國曆史才有準確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