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世界汽車發展史(1 / 3)

蒸汽汽車的結構都很簡單,就是把一個蒸汽機裝上底架和輪子。為了達到一定的輸出功率,就要有一個盡可能大的鍋爐;為了達到一定的行程,又要備有充足的水和煤;車身重了,就要求有一副結實的底架和堅固的車輪。這些導致車越來越笨重,操縱也越來越困難。所以,這些蒸汽汽車僅適用於定班的往返行駛,路線固定,沿途又有煤、水供應。由於車太重、車輪窄、慣性大,使得製動困難,轉向也不靈敏,經常發生事故。有時明知要減速轉彎,就是慢不下來,轉不過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它一頭撞上障礙物。更可怕的是,鍋爐壓力一旦過高,難以控製,大家就隻有棄車逃命。據曆史資料統計,英國和美國在 19 世紀末期 20 年間,共發生鍋爐爆炸 2 萬多件,死傷 20 多萬人。有趣的是,當時這種蒸汽汽車的乘客還要看天乘車。下雨天車上遮蓋不嚴,道路泥濘不安全;嚴寒天燒水難,易熄火;大熱天坐在鍋爐旁邊更是吃不消;刮風天則要看風向了,逆風行駛沒問題,順風天可就沒人乘車了,因為車尾煙囪裏冒出的濃煙會把乘車人熏得喘不過氣來。

1.1.2 第一輛內燃機汽車

1885 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1844-1929)在曼海姆製造成一輛裝有功率為 0.65kW汽油機的三輪車。它打破了馬車木車架的老傳統,首次采用鋼管焊接成車架,采用條輻式車輪,車架上裝一台小汽油機,單缸,有效工作容積為 1687mL,轉速為 200rbrmin,采用高壓線圈點火,另設一個帶浮子閥的化油器,用水冷卻。動力經齒輪和鏈條傳致後軸,後軸為兩個半軸,中間裝有差速器,以利於車輛轉彎。前輪裝於一個叉形結構架上,上麵有轉向手柄,用來操縱汽車轉彎。車上還有變速杆,用它來改變鏈條的傳動比,以控製車速。該車最高行駛速度為 18kmbrh。製動器類似於自行車的車閘,操縱手柄在轉向手柄旁邊。在車架和車軸之間首次裝了彈性鋼板,以增加乘坐舒適性和減少路麵的衝擊。1886 年 1 月 29 日,本茨取得了正式的汽車製造專利。

本茨製造的這輛車由於性能不過關,經常因熄火拋錨而遭到眾人嘲笑,當時曼海姆的報紙把他的車貶為無用可笑之物。然而,這些都沒有使本茨灰心,他不斷對汽車進行改進。他的妻子貝爾塔更是相信他、支持他,1888 年 8 月的一天貝爾塔乘本茨還在睡夢中,帶著兩個孩子驅車實驗,他們從曼海姆出發,直駛貝爾塔的娘家普福爾茨海姆,途中油箱的油燒完了,他們隻好沿途推著汽車去買油,在維斯咯赫他們買到了油,傍晚他們到了目的地,全程 144km。這次的曆程為本茨的發明添加了說服力。本茨夫人貝爾塔也成為了曆史上第一位女性汽車駕駛人,維斯咯赫成為了曆史上第一個汽車加油站。本茨的這輛汽車現在被德國慕尼黑科技博物館珍藏。

蒸汽汽車的結構都很簡單,就是把一個蒸汽機裝上底架和輪子。為了達到一定的輸出功率,就要有一個盡可能大的鍋爐;為了達到一定的行程,又要備有充足的水和煤;車身重了,就要求有一副結實的底架和堅固的車輪。這些導致車越來越笨重,操縱也越來越困難。所以,這些蒸汽汽車僅適用於定班的往返行駛,路線固定,沿途又有煤、水供應。由於車太重、車輪窄、慣性大,使得製動困難,轉向也不靈敏,經常發生事故。有時明知要減速轉彎,就是慢不下來,轉不過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它一頭撞上障礙物。更可怕的是,鍋爐壓力一旦過高,難以控製,大家就隻有棄車逃命。據曆史資料統計,英國和美國在 19 世紀末期 20 年間,共發生鍋爐爆炸 2 萬多件,死傷 20 多萬人。有趣的是,當時這種蒸汽汽車的乘客還要看天乘車。下雨天車上遮蓋不嚴,道路泥濘不安全;嚴寒天燒水難,易熄火;大熱天坐在鍋爐旁邊更是吃不消;刮風天則要看風向了,逆風行駛沒問題,順風天可就沒人乘車了,因為車尾煙囪裏冒出的濃煙會把乘車人熏得喘不過氣來。

1.1.2 第一輛內燃機汽車

1885 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1844-1929)在曼海姆製造成一輛裝有功率為 0.65kW汽油機的三輪車。它打破了馬車木車架的老傳統,首次采用鋼管焊接成車架,采用條輻式車輪,車架上裝一台小汽油機,單缸,有效工作容積為 1687mL,轉速為 200rbrmin,采用高壓線圈點火,另設一個帶浮子閥的化油器,用水冷卻。動力經齒輪和鏈條傳致後軸,後軸為兩個半軸,中間裝有差速器,以利於車輛轉彎。前輪裝於一個叉形結構架上,上麵有轉向手柄,用來操縱汽車轉彎。車上還有變速杆,用它來改變鏈條的傳動比,以控製車速。該車最高行駛速度為 18kmbrh。製動器類似於自行車的車閘,操縱手柄在轉向手柄旁邊。在車架和車軸之間首次裝了彈性鋼板,以增加乘坐舒適性和減少路麵的衝擊。1886 年 1 月 29 日,本茨取得了正式的汽車製造專利。

本茨製造的這輛車由於性能不過關,經常因熄火拋錨而遭到眾人嘲笑,當時曼海姆的報紙把他的車貶為無用可笑之物。然而,這些都沒有使本茨灰心,他不斷對汽車進行改進。他的妻子貝爾塔更是相信他、支持他,1888 年 8 月的一天貝爾塔乘本茨還在睡夢中,帶著兩個孩子驅車實驗,他們從曼海姆出發,直駛貝爾塔的娘家普福爾茨海姆,途中油箱的油燒完了,他們隻好沿途推著汽車去買油,在維斯咯赫他們買到了油,傍晚他們到了目的地,全程 144km。這次的曆程為本茨的發明添加了說服力。本茨夫人貝爾塔也成為了曆史上第一位女性汽車駕駛人,維斯咯赫成為了曆史上第一個汽車加油站。本茨的這輛汽車現在被德國慕尼黑科技博物館珍藏。

德國另一名工程師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1900)也同時造出了一輛功率為 0.83kW的用汽油發動機作為動力的四輪汽車,這便是現代意義上的汽車。戴姆勒於 1872 年被奧托發動機公司聘為總工程師,戴姆勒對奧托循環發動機的改進有很大的貢獻。1882 年戴姆勒辭去公司職務,與朋友共創汽車製造廠。1883 年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高壓縮比的內燃發動機,成為現代汽車發動機的鼻祖。1885 年戴姆勒把單缸發動機裝到自行車上,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接著在邁巴赫的協助下,在一輛四輪馬車上裝上自己的發動機,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四輪汽油汽車。該車發動機為單缸、水冷,時速為 15 kmb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