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有永清人傅遵說隨郭藥師入燕,被擒,具言處溫嚐遺易州富民趙履仁書達宋將童貫,欲挾蕭後納土歸宋。後執處溫問之,處溫曰:「臣父子於宣宗有定策功,宜世蒙宥容,可使因讒獲罪?」後曰「向使魏國王如周公,則終享親賢之名於後世。誤王者皆汝父子,何功之有!」並數其前罪惡。處溫無以對,乃賜死, 亦伏誅。
張琳,瀋州人。幼有大誌。壽隆末,為秘書中允。天祚即位,累遷戶部使。頃之,擢南府宰相。
初,天祚之敗於女直也,意謂蕭奉先不知兵,乃召琳付以東征事。琳以舊製,凡軍國大計,漢人不與,辭之。上不允,琳奏曰:「前日之敗,失於輕舉。若用漢兵二十萬分道進討,無不克者。」上許其半,仍詔中京、上京、長春、遼西四路計戶產出軍。時有起至二百軍者,生業蕩散,民甚苦之。四路軍甫集,尋複遁去。
及中京陷,天祚幸雲中,留琳與李處溫佐魏國王淳守南京。處溫父子召琳,欲立淳為帝,琳曰:「王雖帝胄,初無上命;攝政則可,即真則不可。」處溫曰:「今日之事,天人所與,豈可易也!」琳雖有難色,亦勉從之。
淳既稱帝,諸將鹹居權要,琳獨守太師,十日一朝,平章軍國大事。陽以元老尊之,實則不使與政。琳由是鬱悒而卒。
耶律餘睹,一名餘都姑,國族之近者也。慷慨尚氣義。保大初,曆官副都統。
其妻天祚文妃之妹;文妃生晉王,最賢,國人皆屬望。時蕭奉先之妹亦為天祚元妃,生秦王。奉先恐秦王不得立,深忌餘睹,將潛圖之。適耶律撻葛裏之妻會餘睹之妻於軍中,奉先諷人誣餘睹結駙馬蕭昱、撻葛裏,謀立晉王,尊天祚為太上皇。事覺,殺昱及撻葛裏妻,賜文妃死。餘睹在軍中聞之,懼不能自明被誅,即引兵千餘,並骨肉軍帳叛歸女直。
會大霖雨,道途留阻。天祚遣知奚王府蕭遐買、北宰相蕭德恭、大常袞耶律諦裏姑、歸州觀察使蕭和尚奴、四軍太師蕭幹追捕甚急。至閭山,及之。諸將議曰:「蕭奉先恃寵,蔑害官兵。餘睹乃宗室雄才,素不肯為其下。若擒之,則他日吾輩皆餘睹矣。不如縱之。」還,紿雲追襲不及。
餘睹既入女直,為其國前鋒,引婁室孛堇兵攻陷州郡,不測而至。天祚聞之大驚,知不能敵,率衛兵入夾山。
餘睹在女直為監軍,久不調,意不自安,乃假遊獵,遁西夏。夏人問:「汝來有兵幾何?」餘睹以二三百對,夏人不納,卒。
論曰:遼之亡也,雖孽降自天,亦柄國之臣有以誤之也。當天慶而後,政歸後族。奉先沮天祚防微之計,陷晉王非罪之誅,夾山之禍已見於此矣。處溫逼魏王以僭號,結宋將以賣國,跡其奸佞,如出一軌。嗚呼!天祚之所倚毗者若此,國欲不亡,得乎?張琳 守位,餘睹及覆自困,則又何足議哉!
尋有永清人傅遵說隨郭藥師入燕,被擒,具言處溫嚐遺易州富民趙履仁書達宋將童貫,欲挾蕭後納土歸宋。後執處溫問之,處溫曰:「臣父子於宣宗有定策功,宜世蒙宥容,可使因讒獲罪?」後曰「向使魏國王如周公,則終享親賢之名於後世。誤王者皆汝父子,何功之有!」並數其前罪惡。處溫無以對,乃賜死, 亦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