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熙初,為左護衛,將禁兵從伐夏有功,授十二行糾司徒。再舉伐夏,獨挴括山西諸郡馬。還,遷拽剌詳穩。西南未平,命獨挴同知金肅軍事,夏人來侵,擊敗之,進涅剌奧隗部節度使。
清寧元年,召為皇太後左護衛太保。四年,改寧遠軍節度使。東路饑,奏振之。曆五國、烏古部、遼興軍三鎮節度使,四捷軍詳穩。大康元年卒,追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子阿思,有傳。
蕭韓家,<五>國舅之族。性端簡,謹願,動循禮法。
清寧中,為護衛太保。大康二年,遷知北院樞密副使。三年,經畫西南邊天池舊塹,立堡砦,正疆界,刻石而還,為漢人行宮都部署。是年秋獵,墮馬卒。
蕭烏野,字草隱,其先出興聖宮分,觀察使塔裏直之孫也。性孝悌,尚禮法,雅為鄉黨所稱。
重熙中,補護衛,興宗見其勤恪,遷護衛太保。清寧九年,佐耶律仁先平重元亂,<六>以功加團練使。時敵烈部數為鄰部侵擾,民多困弊,命烏野為敵烈部節度使,恤困窮,省徭役,不數月,部人以安。尋以母老,歸養於家。母亡,尤極哀毀。服闋,曆官興聖、延慶二宮使,卒。
論曰:烏古敵烈,大部也,奪刺為統軍,克敵有功;普達居詳穩,悅以使人。西北,重鎮也,侯哂巡邊以廉稱;古昱鎮撫而民富;獨挴駐金肅而夏人不敢東獵。噫!每人內附,方麵以寧,雖朝廷處置得宜,而諸將之力抑亦何可少哉。
一∶ 累遷南京統軍使尋為北院大王按紀重熙六年六月,以北院大王侯哂為南京統軍使。
二∶ 與知府蕭歐裏斯討蒲盧毛朵部有功 蕭歐裏斯,紀重熙十三年四月作耶律歐裏斯。
三∶ 上親征渤海 按此即開泰四年用兵事,應指高麗,非渤海。
四∶ 重熙二十一年 重熙二字原脫。按開泰、太平均無二十一年,開泰四年從征之後,紀太平七年十一月,以古昱為北院大王,傳亦漏載。太平之後為重熙,據補。
五∶ 蕭韓家 按紀大康三年七月、八月並作蕭韓家奴。此脫奴字。
六∶ 清寧九年佐耶律仁先平重元亂 按佐耶律仁先平重元事,原附敘於重熙之後,無清寧紀年。檢紀重元叛亂在清寧九年,據補。
重熙初,為左護衛,將禁兵從伐夏有功,授十二行糾司徒。再舉伐夏,獨挴括山西諸郡馬。還,遷拽剌詳穩。西南未平,命獨挴同知金肅軍事,夏人來侵,擊敗之,進涅剌奧隗部節度使。
清寧元年,召為皇太後左護衛太保。四年,改寧遠軍節度使。東路饑,奏振之。曆五國、烏古部、遼興軍三鎮節度使,四捷軍詳穩。大康元年卒,追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子阿思,有傳。
蕭韓家,<五>國舅之族。性端簡,謹願,動循禮法。
清寧中,為護衛太保。大康二年,遷知北院樞密副使。三年,經畫西南邊天池舊塹,立堡砦,正疆界,刻石而還,為漢人行宮都部署。是年秋獵,墮馬卒。
蕭烏野,字草隱,其先出興聖宮分,觀察使塔裏直之孫也。性孝悌,尚禮法,雅為鄉黨所稱。
重熙中,補護衛,興宗見其勤恪,遷護衛太保。清寧九年,佐耶律仁先平重元亂,<六>以功加團練使。時敵烈部數為鄰部侵擾,民多困弊,命烏野為敵烈部節度使,恤困窮,省徭役,不數月,部人以安。尋以母老,歸養於家。母亡,尤極哀毀。服闋,曆官興聖、延慶二宮使,卒。
論曰:烏古敵烈,大部也,奪刺為統軍,克敵有功;普達居詳穩,悅以使人。西北,重鎮也,侯哂巡邊以廉稱;古昱鎮撫而民富;獨挴駐金肅而夏人不敢東獵。噫!每人內附,方麵以寧,雖朝廷處置得宜,而諸將之力抑亦何可少哉。
一∶ 累遷南京統軍使尋為北院大王按紀重熙六年六月,以北院大王侯哂為南京統軍使。
二∶ 與知府蕭歐裏斯討蒲盧毛朵部有功 蕭歐裏斯,紀重熙十三年四月作耶律歐裏斯。
三∶ 上親征渤海 按此即開泰四年用兵事,應指高麗,非渤海。
四∶ 重熙二十一年 重熙二字原脫。按開泰、太平均無二十一年,開泰四年從征之後,紀太平七年十一月,以古昱為北院大王,傳亦漏載。太平之後為重熙,據補。
五∶ 蕭韓家 按紀大康三年七月、八月並作蕭韓家奴。此脫奴字。
六∶ 清寧九年佐耶律仁先平重元亂 按佐耶律仁先平重元事,原附敘於重熙之後,無清寧紀年。檢紀重元叛亂在清寧九年,據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