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第二十二(3 / 3)

立春儀:皇帝出就內殿,拜先帝禦容,北南臣僚丹墀內合班,再拜。可矮墩以上入殿,賜坐。帝進禦容酒,陪位並侍立皆再拜。一進酒,臣僚下殿,左右相向立。皇帝戴幡勝,等第賜幡勝。臣僚簪畢,皇帝於土牛前上香,三奠酒,不拜。教坊動樂,侍儀使跪進彩杖。皇帝鞭土牛,可矮墩以上北南臣僚丹墀內合班,跪左膝,受彩杖,直起,再拜。讚各祗候。司辰報春至,鞭土牛三匝。矮墩鞭止,引節度使以上上殿,撒穀豆,擊土牛。撒穀豆,許眾奪之。臣僚依位坐,酒兩行,春盤入。酒三行畢,行茶。皆起。禮畢。

重午儀:至日,臣僚昧爽赴禦帳,皇帝係長壽彩縷升車坐,引北南臣僚合班,如丹墀之儀。所司各賜壽縷,揖臣僚跪受,再拜。引退,從駕至膳所,酒三行。若賜宴,臨時聽敕。

重九儀:北南臣僚旦赴禦帳,從駕至圍場,賜茶。皇帝就坐,引臣僚禦前班立,所司各賜菊花酒,跪受,再拜。酒三行,揖起。

藏鬮儀:至日,北南臣僚常服入朝,皇帝禦天祥殿,臣僚依位賜坐。契丹南麵,漢人北麵,分朋行鬮。或五或七籌,賜膳。入食畢,皆起。頃之,複坐行鬮如初。晚賜茶,三籌或五籌,罷教坊承應。若帝得鬮,臣僚進酒訖,以次賜酒。

大康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始行是儀。是日不禦朝。

歲時雜儀:

正旦,國俗以糯飯和白羊髓為餅,丸之若拳,每帳賜四十九枚。戊夜,各於帳內窗中擲丸於外。數偶,動樂,飲宴。數奇,令巫十有二人鳴鈴,執箭,繞帳歌呼,帳內爆鹽壚中,燒地拍鼠,謂之驚鬼,居七日乃出。國語謂正旦為「乃捏咿」。「乃」,正也;「捏咿」,旦也。

立春,婦人進春書,刻青繒為幟,像龍禦之;或為蟾蜍,書幟曰「宜春」。

人日,凡正月之日,一雞、二狗、三豕、四羊、五馬、六牛,七日為人。其占,晴為祥,陰為災。俗煎餅食於庭中,謂之「薰天」。

二月一日為中和節,國舅族蕭氏設宴,以延國族耶律氏,歲以為常。國語是日為「挾裏坈」。「挾裏」,請也;「坈」,時也。挾,讀若狎;坈,讀若頗。

二月八日為悉達太子生辰,<二>京府及諸州雕木為像,儀仗百戲導從,循城為樂。悉達太子者,西域淨梵王子,姓瞿曇氏,名釋迦牟尼。以其覺性,稱之曰「佛」。

三月三日為上巳,國俗,刻木為兔,分朋走馬射之。先中者勝,負朋下馬列跪進酒,勝朋馬上飲之。國語謂是日為「陶裏樺」。「陶裏」,兔也;「樺」,射也。

五月重五日,午時,采艾葉和綿著衣,七事以奉天子,北南臣僚各賜三事,君臣宴樂,渤海膳夫進艾糕。以五彩絲為索纏臂,謂之「

合歡結」。又以彩絲宛轉為人形簪之,謂之「長命縷」。國語謂是日為「討賽咿」。「討」,五;「賽咿」,月也。

夏至之日,俗謂之「朝節」。婦人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

六月十有八日,國俗,耶律氏設宴,以延國舅族蕭氏,亦謂之「

挾裏坈」。

七月十三日,夜,天子於宮西三十裏卓帳宿焉。前期,備酒饌。翼日,諸軍部落從者皆動蕃樂,飲宴至暮,乃歸行宮,謂之「迎節」。十五日中元,動漢樂,大宴。十六日昧爽,複往西方,隨行諸軍部落大噪三,謂之「送節」。國語謂之「賽咿奢」。「奢」,好也。

八月八日,國俗,屠白犬,於寢帳前七步瘞之,露其喙。後七日中秋,移寢帳於其上。國語謂之「捏褐耐」。「捏褐」,犬也;「耐」,首也。

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者為負,罰重九宴。射畢,擇高地卓帳,賜蕃、漢臣僚飲菊花酒。兔肝為,鹿舌為醬,又研茱萸酒,門戶以禳。國語謂是日為「必裏遲離」,九月九日也。

歲十月,五京進紙造小衣甲、槍刀、器械萬副。十五日,天子與群臣望祭木葉山,用國字書狀,並焚之。國語謂之「戴辣」。「戴」,燒也;「辣」,甲也。

冬至日,國俗,屠白羊、白馬、白雁,各取血和酒,天子望拜黑山。黑山在境北,俗謂國人魂魄,其神司之,猶中國之岱宗雲。每歲是日,五京進紙造人馬萬餘事,祭山而焚之。俗甚嚴畏,非祭不敢近山。

臘辰日,天子率北南臣僚並戎服,戊夜坐朝,作樂飲酒,等第賜甲仗、羊馬。國語謂是日為「炒伍坈」。「炒伍」,戰也。

再生儀:凡十有二歲,皇帝本命前一年季冬之月,擇吉日。前期,禁門北除地置再生室、母後室、先帝神主輿。在再生室東南,倒植三岐木。其日,以童子及產醫嫗置室中。一婦人執酒,一叟持矢,立於室外。有司請神主降輿,致奠。奠訖,皇帝出寢殿,詣再生室。群臣奉迎,再拜。皇帝入室,釋服、跣。以童子從,三過岐木之下。每過,產醫嫗致詞,拂拭帝躬。童子過岐木七,皇帝臥木側,叟擊曰:「生男矣。」太巫皇帝首,興,群臣稱賀,再拜。產醫嫗受酒於執酒婦以進,太巫奉繈褓、彩結等物讚祝之。預選七叟,各立禦名係於彩,皆跪進。皇帝選嘉名受之,賜物。再拜,退。群臣皆進繈褓、彩結等物。皇帝拜先帝諸禦容,遂宴群臣。

善哉,阻午可汗之垂訓後嗣也。孺子無不慕其親者,嗜欲深而愛淺,妻子具而孝衰。人人皆然,而況天子乎。再生之儀,歲一周星,使天子一行是禮,以起其孝心。夫體之也真,則其思之也切,孺子之慕,將有油然發於中心者,感發之妙,非言語文字之所能及。善哉,阻午可汗之垂訓後嗣也。始之以三過岐木,母氏劬勞能無念乎。終之以拜先帝禦容,敬承宗廟宜何如哉。詩曰:「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一:奏百僚諸道進表目「進表目」當作「進奉表目」。

二:二月八日為悉達太子生辰考異「二月當為四月。(契丹國誌本作四月八日)。誌載此條於二月一日之後,三月三日之前,則史文固然,非轉寫之誤。金史海陵紀正隆元年,禁二月八日迎佛,亦一證。」檢遼文彙四,應曆十五年王正重修範陽白帶山雲居寺碑言「風俗以四月八日共慶佛生」。又高麗蔡忠順大慈恩玄化寺碑陰記亦稱「每年四月八日開菩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