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
某部尚書。聖宗開泰元年見吏部尚書劉績。
某部侍郎。王觀,興宗重熙中為兵部侍郎;李,穆宗朝累遷工部侍郎。
某部郎中。劉輝,道宗大安末為禮部郎中。
某部員外郎。開泰五年見禮部員外郎王景運。
某部郎中。<一一>聖宗統和九年見虞部郎中崔。諸曹郎官未詳。
禦史台。太宗會同元年置。
禦史大夫。會同九年見禦史大夫耶律解裏。
禦史中丞。
侍禦。重熙七年見南麵侍禦壯骨裏。
殿中司。<一二>
殿中。聖宗開泰元年見殿中高可。
殿中丞。
尚舍局。見遼朝雜禮。
奉禦。
尚乘局奉禦。
尚輦局奉禦。
尚食局奉禦。
尚衣局奉禦。
翰林院。掌天子文翰之事。
翰林都林牙。興宗重熙十三年見翰林都林牙耶律庶成。
南麵林牙。耶律磨魯古,聖宗統和初為南麵林牙。
翰林學士承旨。趙延壽傳見翰林學士承旨張礪。
翰林學士。太宗大同元年見和凝為翰林學士。
翰林祭酒。韓德崇,景宗保寧初為翰林祭酒。
知製誥。室,太宗入汴,詔知製誥。
翰林畫院。
翰林畫待詔。聖宗開泰七年見翰林畫待詔陳升。
翰林醫官。天祚保大二年見提舉翰林醫官李。
國史院。
監修國史。聖宗統和九年見監修國史室。
史館學士。景宗保寧八年見史館學士。
史館修撰。劉輝,大安末為史館修撰。
修國史。耶律,重熙初修國史。
宣政殿。
宣政殿學士。穆宗應曆元年見宣政殿學士李。
觀書殿。
觀書殿學士。王鼎,壽隆初為觀書殿學士。
昭文館。
昭文館直學士。楊遵子晦為昭文館直學士。
崇文館。
崇文館大學士。韓延徽,太祖時為崇文館大學士。
乾文閣。
乾文閣學士。王觀,道宗鹹雍五年為乾文閣學士。
宣徽院。太宗會同元年置。
宣徽使。
知宣徽院事。馬得臣,統和初知宣徽院事。
宣徽副使。
同知宣徽使事。
同知宣徽院事。
內省。
內省使。聖宗太平九年初見內省使。
內省副使。
內藏庫。
內藏庫提點。道宗清寧元年見內藏庫提點耶律烏骨。
內侍省。
黃門令。
內謁者。
內侍省押班。
內侍左廂押班。
內侍右廂押班。
契丹、漢兒、渤海內侍都知。
左承宣使。
右承宣使。
內庫。
都提點內庫。
尚衣庫。
尚衣庫使。
湯藥局。
都提點、勾當湯藥。
內侍省官,並見王繼恩、趙安仁傳。
客省。太宗會同元年置。
都客省。興宗重熙十年見都客省回鶻重哥。
客省使。會同五年見客省使耶律化哥。
左客省使。蕭護思,應曆初為左客省使。
右客省使。
客省副使。
四方館。
四方館使。高勳,太宗入汴為四方館使。
四方館副使。道宗鹹雍五年,詔四方館副使止以契丹人充。
引進司。
引進使。聖宗統和二十八年見引進使韓杞。
點簽司。
同簽點簽司事。興宗重熙六年見同簽點簽司事耶律圓寧<一三>。
禮信司。
勾當禮信司。興宗重熙七年見勾當禮信司骨欲。
禮賓使司。
禮賓使。大公鼎曾祖忠為禮賓使。
寺官職名總目:
某卿。興宗景福元年見崇祿卿李可封。
某少卿。耶律儼子處貞為太常少卿。
某丞。
某主簿。
太常寺。有博士、讚引、太祝、奉禮郎、協律郎。
諸署職名總目:
某署令。
某署丞。
太樂署。
鼓吹署。
法物庫。遼朝雜禮有法物庫所掌圖籍。
法物庫使。
法物庫副使。
崇祿寺。本光祿寺,避太宗諱改。
衛尉寺。
宗正寺。職在大惕隱司。
太仆寺。有乘黃署。
大理寺。有提點大理寺,有大理正,<一四>聖宗統和十二年置。
鴻臚寺。
司農寺。
諸監職名總目:
某太監。<一五>興宗景福元年見少府監馬憚。
某少監。興宗重熙十七年見將作少監王企。<一六>
某監丞。
某監主簿。
秘書監。有秘書郎,秘書郎正字。<一七>
著作局。
著作郎。
著作佐郎。楊,聖宗太平十一年為著作佐郎。
校書郎。楊佶,統和中為校書郎。
正字。開泰元年見正字李萬。
司天監。有太史令,有司曆,靈台郎,挈壺正,五官正,丞,主簿,五官靈台郎、保章正、司曆、監候、挈壺正、司辰,<一八>刻漏博士,典鍾,典鼓。
國子監。上京國子監,太祖置。
祭酒。
司業。
監丞。
主簿。
國子學。
博士。武白為上京國子博士。
助教。
太府監。
少府監。
將作監。
都水監。
已上文官。
諸衛職名總目:
各衛。
大將軍。聖宗開泰七年見皇子宗簡右衛大將軍。
上將軍。王繼忠,統和二十二年加左武衛上將軍。
將軍。聖宗太平四年見千牛衛將軍蕭順。
折衝都尉。
果毅都尉。
親衛。
勳衛。
翊衛。
左右衛。
左右驍衛。
左右武衛。
左右威衛。
左右領軍衛。
左右金吾衛。
左右監門衛。
左右千牛衛。
左右羽林軍。
左右龍虎軍。
左右神武軍。
左右神策軍。
左右神威軍。
已上武官。
東宮三師府。凡東宮官多見遼朝雜禮。
太子太師。太宗大同元年見太子太師李崧。
太子太傅。世宗天祿五年見太子太傅趙瑩。
太子太保。大同元年見太子太保趙瑩。
太子少師。聖宗太平十一年見太子少師蕭從順。
太子少傅。耶律合裏,重熙中為太子少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