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往往會搭配上這樣的詞句,該產品太劃算了有多少人買了,而且賣完這一次以後就不賣了,你想買也買不到這麼好的了,吧啦吧啦仿佛你買到就是賺到,不買就是傻×,就差給你頒個獎恭喜你買到全銀河係最偉大最不坑爹最占便宜好東西。
之所以舉這個例子,來源於我與家人對是否應該購買這種保險的爭論:
一天家人突然跟我說要買教育基金,說同小區的誰誰誰都買了,如何如何的好,這個產品以後都不賣了想買都買不到了……
我一聽這話暗自心驚,賣保險的除了這句話難道就想不出其他有創意的廣告詞了?
於是我小心翼翼地問:這保險叫什麼名稱?
答曰:不知道,買了的人自己都說不全名字。
我:……那這個產品好在什麼地方?
答曰:以後會把本金都返還給你,而且比本金還多,又不會虧。
我:……這個要看具體的條款,能說說具體怎麼個玩法嗎?
答曰:不知道,誰管那麼多,反正人家看了比原來的錢多,而且以後就不賣了,肯定是比較好的產品。
我:……可是還是沒說到關鍵點,到底是怎麼個好法?
答曰:哎呀,你又不懂保險,很多男人是連保險意識都沒有的。
我:……一竿子打翻一船喵?也不管黑喵白喵哪隻是能抓老鼠的喵?
是,我承認我是不懂保險,但這能夠足以說服我去相信一個連產品名字都說不出來的人,向我描述的那些不知所謂的“好”麼?我毒舌喵就算是人妖喵,也不妨礙從零開始學習,變成一隻有所謂“意識”的好喵吧。
於是我敲開平安的網站,找了一個教育基金的案例,根據案例做了一下估算,同時用平均年化收益3.5%的指標去評估,相同的支出不買保險用於穩定投資,對比結果如何。
案例描述,客戶在頭8年每年繳納一定的金額,在孩子某某年歲的時候開始進行返還。我們不用拘泥於哪一年繳納或返還具體是多少,因為表格中的數據隨時更改填寫便有新的計算結果,我們應該了解的是這個計算代表了一個趨勢,就是我們損失了的時間其實能夠做很多事。
其實不用計算也可知道,一定是不劃算的,因為這類產品占用了客戶資金的時間是很長的,在這麼長的時間裏,足夠保險公司做很多文章。保守說,保險公司能夠得到的回報率,遠遠不是年化3.5%這麼低。這個遊戲規則很簡單,無論你怎麼改變繳納金額和返還細則,返還的本金表麵上一定大於你初始的支出(因為這個最簡單的計算誰都會),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賺到了,這意味著我們一開始就輸了。
有人會說別忽略了它附帶的意外險也是有價值的。那麼,我們也可以評估一下,假若用相同支出能夠得到的收益,買一份正正經經的意外險,效果又如何?
通過計算得到具體的數值,我家人看了啞口無言,說了句,沒想到與自己所想的差這麼多。舉這個例子,其實不是想講這類保險不好,我相信存在就是合理的,隻有適合與不適合。
隻是很無奈地說,大多數時候我們寧願盲從,卻不願意自己花點時間多做點實實在在的了解和研究。甚至有時候我們連最基本的常識都不願意去相信。好了,本喵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終於落下帷幕了,我想大家也睡得很香了。
回到最初的主題,知道為什麼本喵的總結是最欠扁的嗎,因為:
1. 很長很囉嗦;
2. 在1的前提下,居然又是說了一堆廢話,一點用處都沒有……
哼哼,難道我會在一開始就告訴你,說了很多又相當於什麼都沒說就是本喵的嗎。
最後,感謝有耐心看完的各位,你們一定是瘋了。(完)
(2)錢寶網,興業卡充值賬單期內限1.3萬,通過網銀在線充值單筆限額3千;中行卡,賬單期內也是1.3萬。嘿嘿,通常在就充值1-2萬,在裏麵待5天,賺個41/82元,然後就提現,之後繼續進餘額寶睡覺,等到還款日進去。
2. 水電繳費類:
通過支付寶繳納水費,是要收取手續費的。再加上每個月的水費也不多,我就把水費和非工資卡的銀行卡綁定,這樣就不用被銀行收取小額管理費了。吼吼,抓住一切機會薅羊毛。電費繳納,通過支付寶。我把我爸的、我親戚的戶號都拿來,幫忙代繳,嘿嘿,然後現金存進餘額寶之類的,那個電費也是近萬的一筆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