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軍政治部主任沈鐵兵找一一五師政治部敵工科長曹建華談話說:"朝鮮戰爭雖然停戰了,但是戰俘遣返一直是敵我雙方鬥爭最激烈、最複雜的問題。現在,我們的停戰談判代表團的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其中之一就是要成立一個解釋代表團,加強對遣返戰俘的解釋工作。我們軍決定抽調你和其他3名同誌前去參加這項工作。你有什麼意見?"曹建華說:"主任,我服從組織上的決定。"沈鐵兵最後說"好!這項工作十分光榮但又非常艱巨。你們不僅代表誌願軍,而且也代表中國軍隊,要好好學習,努力工作……"
我們軍和曹建華一起調到朝鮮板門店參加遣返戰俘解釋工作的有:一一五師三四五團政治處主任田茂喜、一一七師三四九團二營副教導員吳秉均和一一六師一位同誌。他們坐著一輛汽車直接到了開城。報到的時候,他們看到各軍調來參加解釋工作的有近百名政工幹部,六十八軍政治委員李呈瑞擔任解釋代表團團長,三十八軍參謀長李際泰擔任副團長。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我方代表團首席代表南日大將與對方代表團首席代表哈利遜中將在停戰協定上先行簽字。
同日,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帥於平壤在停戰協定上正式簽字;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於汶山在停戰協定上正式簽字。
次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於開城在停戰協定上正式簽字。
朝鮮戰爭停戰協定簽字的當天,金日成元帥、彭德懷司令員向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誌願軍發布命令:
"自1953年7月27日22時起,即停戰協定簽字後的12小時起,全線完全停火。"
至此,從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曆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以中朝人民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就在金日成元帥和彭德懷司令員發布停火命令的第二天,一一七師把鐵山半島的防務交給五十軍的部隊,奉命回國了。出發前,師黨委向全師部隊頒發了有關遵紀守法和群眾紀律的《十大禁令》。
師主力從鐵山半島出發的那天,當地的朝鮮人民傾城出動,男女老少載歌載舞,夾道歡送。全師指戰員懷著依依惜別的心情,在朝鮮人民含淚的注視中,登上了開往祖國的列車。當列車駛向鴨綠江大橋時,他們的心情更加激動起來,幾乎每個人都擠在車窗口回過頭去,再看一眼朝鮮的山山水水,向這塊友好鄰邦的土地告別,向生活在這塊土地的患難與共的朝鮮軍民告別:"再見吧!朝鮮的父老鄉親們!"
"再見吧,朝鮮人民軍的戰友們!"
一一七師炮兵團是我們軍回國最後的一個團。全師回國時,團長丁文齋和政委薛瑞雲率領全團指戰員在鐵山半島執行任務,歸五十軍指揮。9月份,他們才接到命令,全團乘火車回國。車過新義州時,列車停下來,接受停戰監督委員會波蘭、捷克、瑞士、瑞典這些中立國代表的檢查。這幾個國家的軍官來到車上,非常友好地同列車司令丁文齋相互敬禮、握手,然後,問道:"貴團多少人?攜帶了多少武器?"丁文齋如數地作了回答,然後陪同這幾個外國軍人到各個車廂去看了看。
這天,軍政治部主任沈鐵兵找一一五師政治部敵工科長曹建華談話說:"朝鮮戰爭雖然停戰了,但是戰俘遣返一直是敵我雙方鬥爭最激烈、最複雜的問題。現在,我們的停戰談判代表團的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其中之一就是要成立一個解釋代表團,加強對遣返戰俘的解釋工作。我們軍決定抽調你和其他3名同誌前去參加這項工作。你有什麼意見?"曹建華說:"主任,我服從組織上的決定。"沈鐵兵最後說"好!這項工作十分光榮但又非常艱巨。你們不僅代表誌願軍,而且也代表中國軍隊,要好好學習,努力工作……"
我們軍和曹建華一起調到朝鮮板門店參加遣返戰俘解釋工作的有:一一五師三四五團政治處主任田茂喜、一一七師三四九團二營副教導員吳秉均和一一六師一位同誌。他們坐著一輛汽車直接到了開城。報到的時候,他們看到各軍調來參加解釋工作的有近百名政工幹部,六十八軍政治委員李呈瑞擔任解釋代表團團長,三十八軍參謀長李際泰擔任副團長。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我方代表團首席代表南日大將與對方代表團首席代表哈利遜中將在停戰協定上先行簽字。
同日,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帥於平壤在停戰協定上正式簽字;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於汶山在停戰協定上正式簽字。
次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於開城在停戰協定上正式簽字。
朝鮮戰爭停戰協定簽字的當天,金日成元帥、彭德懷司令員向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誌願軍發布命令:
"自1953年7月27日22時起,即停戰協定簽字後的12小時起,全線完全停火。"
至此,從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曆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以中朝人民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就在金日成元帥和彭德懷司令員發布停火命令的第二天,一一七師把鐵山半島的防務交給五十軍的部隊,奉命回國了。出發前,師黨委向全師部隊頒發了有關遵紀守法和群眾紀律的《十大禁令》。
師主力從鐵山半島出發的那天,當地的朝鮮人民傾城出動,男女老少載歌載舞,夾道歡送。全師指戰員懷著依依惜別的心情,在朝鮮人民含淚的注視中,登上了開往祖國的列車。當列車駛向鴨綠江大橋時,他們的心情更加激動起來,幾乎每個人都擠在車窗口回過頭去,再看一眼朝鮮的山山水水,向這塊友好鄰邦的土地告別,向生活在這塊土地的患難與共的朝鮮軍民告別:"再見吧!朝鮮的父老鄉親們!"
"再見吧,朝鮮人民軍的戰友們!"
一一七師炮兵團是我們軍回國最後的一個團。全師回國時,團長丁文齋和政委薛瑞雲率領全團指戰員在鐵山半島執行任務,歸五十軍指揮。9月份,他們才接到命令,全團乘火車回國。車過新義州時,列車停下來,接受停戰監督委員會波蘭、捷克、瑞士、瑞典這些中立國代表的檢查。這幾個國家的軍官來到車上,非常友好地同列車司令丁文齋相互敬禮、握手,然後,問道:"貴團多少人?攜帶了多少武器?"丁文齋如數地作了回答,然後陪同這幾個外國軍人到各個車廂去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