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寫書用的是台隻賣250美元的“上網本”,這種廉價的電腦是筆記本電腦中銷售增長最快的品種。這台筆記本電腦的操作界麵是免費安裝的Linux係統,這款免費的操作係統對我使用什麼軟件沒什麼影響,因為電腦中其他的軟件我用得並不多,隻是用火狐瀏覽器上上網罷了。處理文檔我用的也不是要花錢的微軟Word軟件,而是免費的Google軟件Google Docs,它的好處是可以讓我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在線編輯、修改某個文檔,而且不用擔心對文件進行備份,因為Google網站會處理好這個問題。我用這台筆記本電腦做的其他事也是免費的,包括收發電子郵件和往Twitter上傳送信息。我還要感謝當前所在的這家咖啡廳提供了無線網絡覆蓋,我甚至連上網都不用花錢。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Google公司是美國贏利能力最強的公司之一,建立在Linux這個開源操作界麵之上的“網絡生態係統”是一個價值300億美元的巨大產業,我所在的這家咖啡廳3美元一杯的拿鐵咖啡每天都供不應求。

這些案例背後都隱藏著“免費”的悖論—那些不收費的商家卻賺得盆滿缽滿。盡管它們的這種“免費”策略並不能給它們帶來一切,但是也足以創造出一個不亞於某國經濟總量的龐大產業,而在這個產業中商品的售價是零。這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又會如何發展呢?

這就是本書要探討的核心話題。

對於我而言,該書始於《長尾理論》一書沒有討論完的話題。在《長尾理論》一書中,我們主要探討了在商品種類應有盡有,我們的選擇空間除了熱門商品之外還有無限大的可能性時出現的新型消費者需求。互聯網上無窮大的貨架空間使得“長尾”式多樣化的產品銷售成為可能。不論是大眾市場還是細分市場,也不論是主流商品抑或非主流商品,互聯網成為有史以來首個同時適用於它們的銷售平台。這種情形造就了一種差異化極大的新興文化,也給主流媒體和大牌音樂公司等帶來了莫大的衝擊。

要想得到海量的貨架空間隻有一個途徑,那就是把貨架空間的成本壓縮到近乎為零。數字銷售近乎為零的“邊際成本”(這裏指的是在必備硬件設備的固定成本之外,額外售出一件商品所增加的成本)使得我們無須嚴格區分使用這種銷售手段的目的,也不需要經過誰的許可來使這種銷售遍及全球。網絡一切免費的特點成就了它今日的奇跡,使它成為有史以來人類知識、經驗和表達方式的集大成者,這也正是免費貨架空間的功效。我在驚訝於這種特點所帶來的成效之時,也開始對“免費”進行更深刻的思考,我意識到“免費”現在已經是包羅萬象了。這不僅可以解釋在線商品種類繁多的現象,也成了在線商品的定價策略。這種“免費”和我們已經習慣的傳統營銷中免費試用和頒發獎品等伎倆不同,網絡上流行的“免費”手段並沒有什麼陷阱,它並不是為了吸引你日後購買的一種手段,而是實實在在的免費奉送。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每天都需要依靠Google網站提供的各種服務功能,但是我們的信用卡上並沒有因此而增加消費記錄。同樣,你在使用Facebook社交網站時並不會有計費器在記錄使用時間,你在維基百科上查閱資料也是不要錢的。

我現在寫書用的是台隻賣250美元的“上網本”,這種廉價的電腦是筆記本電腦中銷售增長最快的品種。這台筆記本電腦的操作界麵是免費安裝的Linux係統,這款免費的操作係統對我使用什麼軟件沒什麼影響,因為電腦中其他的軟件我用得並不多,隻是用火狐瀏覽器上上網罷了。處理文檔我用的也不是要花錢的微軟Word軟件,而是免費的Google軟件Google Docs,它的好處是可以讓我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在線編輯、修改某個文檔,而且不用擔心對文件進行備份,因為Google網站會處理好這個問題。我用這台筆記本電腦做的其他事也是免費的,包括收發電子郵件和往Twitter上傳送信息。我還要感謝當前所在的這家咖啡廳提供了無線網絡覆蓋,我甚至連上網都不用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