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其它版本四庫輯本別集六十九種拾遺(24)(1 / 3)

錢宰,字子予,一字伯均。會稽(浙江)人。元大德三年(一二九九)生。至正中中甲科。明初征修禮樂書,授國子助教。後參修《書傳會選》。洪武二十七年(一三九四)卒。《明史》卷一三七有傳。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輯《臨安集》六卷。

現存《永樂大典》錄:

錢宰臨安集【三十九條】

以上三十九條,校清鈔本(藏北京圖書館)《臨安集》六卷,館臣漏輯者二十七條。

題王煮石梅花

邵生得梅花折枝,上寫《江南婦》詞,王煮石所畫也。時邵適去妾,因題以嘲之。

誰謂江南婦,不及江南花。春深風雨惡,花落婦西家。

【《永樂大典》卷二千八百十三「梅」字韻,頁十五下引「錢宰臨安集」。(影印本第三十六冊)】

衡門詩

衡門晝不關,深巷客來少。芳草滿階生,落花無人掃。

【《永樂大典》卷三千五百二十七「門」字韻,頁八下引「錢宰臨安集」。(影印本第四十九冊)】

曉妝詩

白玉搔頭手自搔,曉妝臨鏡試蘭膏。回頭欲問張京兆,莫把蛾眉畫得高。

【《永樂大典》卷六千五百二十三「妝」字韻,頁二下引「錢宰臨安集」。(影印本第六十二冊)】

擬古十九首

絆」。「回車駕言邁」,自傷不見用於時也,然結之以「榮名以為寶」,若急於仕矣。今擬曰:「榮名何足言」。「東城高且長」,自傷不得仕進,而惟「燕趙多佳人」之比。今擬曰:「鄒魯多哲人」、「束帶升其堂」。「生年不滿百」,勉人及時燕樂,而惟「仙人王子喬」之慕。今擬曰:「重華何人哉,還可與等夷」。皆勉之使歸於正雲。諸篇皆然。古詩十九首,有風雅之遺音焉。或者謂其未能一於雅正也。餘嚐擬之。其一,「行行重行行」,賢者不得於君而作,然但祝之以努力加餐而已。今擬曰:「願言崇明德,無為終棄捐」,庶幾有規諫之意焉。其二,「青青河畔草」,刺輕於仕進而不能守節者,然但結之以空難獨守,則濫已甚矣。今擬曰:「褰裳竟何為,日夕終風暴」,庶幾有警戒之意焉。「今日良燕會」,美士之不苟進也。然結之以「無為守貧賤」,若勸之使苟進矣。今擬曰:「無為受

其一

出門萬裏別,行行遠防邊。相望各天末,北鬥日夜躔。四運秋複春,不見君子還。燕車北其轍,越馬南其轅。目遠心愈近,悵望徒懸懸。黃雲暗關塞,路險不見天。式微夫如何,日月忽已遷。願言崇明德,無為終棄捐。

其二

灼灼上花,離離下草。盈盈倚市門,粲粲顏色好。對客巧趨蹌,當歌善窈窕。毋為逞妖冶,愧爾增謣傲。褰裳竟何為,日夕終風暴。

其三

青青霸陵草,莽莽長安道。人生如過客,發白已蚤。及此芳春節,灞水流浩浩。豈無一尊酒,逍遙散幽抱。命駕出北征,貴遊多年少。白馬金絡頭,瓊筵相輝耀。燕姬間秦箏,夾生紛窈窕。縱飲極娛樂,幽何嗟悼。

其四

絆,局促悲苦辛。置酒開華宴,行樂及芳辰。吳趨理妙曲,逸饗行雲。雅調暢高情,和者如陽春。同心夙所契,適趣當為陳。叢林下翔鳥,晴川見遊鱗。何當解餘佩,怡然樂天真。無為受

其五

高台何巍巍,參差與雲平。玉繩臨雙闕,長河流無聲。上有羽衣人,逍遙吹玉笙。清響涵明月,飛佩可泠泠。借問弄者誰,疑是董雙成。逸思隨風發,無人識其聲。曲終再三歎,感慨有餘情。所悲同門友,局促趨世榮。願將秋水劍,為之解塵纓。笑呼雙黃鵠,與子俱遠征。

其六

涉海采琅玕,紅者珊瑚枝。明珠盈懷袖,將以遺所思。海闊不得返,所寶莫致之。爛其納我室,抱璞將何為。

其七

長風,乘槎犯牽牛。支機織女石,為問今在不。水深波濤闊,浮石將焉求。皎皎明月光,照我屋東頭。寒螿鳴樹間,招搖指孟秋。白露下高梧,葉落聲颼颼。寒暑更變遷,河漢東南流。懷哉裏中兒,奮誌起遠遊。飄然

其八

青青梧桐樹,托根在高岡。與子新合歡,翕如鳳與凰。鳳凰鳴鏘鏘,合歡期世昌。歡情一何短,離思一何長。嗟彼籬下菊,含英揚其芳。晨霜秉貞節,寧隨秋草黃。終當采而佩,歲晏夫何傷。

其九

中林多幽蘭,江籬雜芳蓀。采之酌春酒,將以清心魂。持杯未及飲,悵然念王孫。王孫不歸來,置酒在芳尊。

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