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敏惠有才藝,權器愛之。黃武七年(228年),封建昌候。後二年,丞相雍等奏慮性聰體達,所尚日新,比方近漢,宜進爵稱王,權未許。久之,尚書仆射存上疏曰:‘帝王之興,莫不褒崇至親,以光群後。故魯衛於周,寵冠諸侯,高帝五王,封列於漢,所以藩屏本朝,為國鎮衛。建昌侯慮廩性聰敏,才兼文武,於古典製,宜正名號。陛下謙光,未肯如舊,群寮大小,鹹用於邑。方今奸寇恣眼,金鼓未弭,腹心爪牙,惟親與賢。輒與丞相雍等議,鹹以慮宜為鎮軍大將軍,授任偏方,以光大業。’權乃許之,於是假節開府,治半州,慮以皇子之尊,富於春秋,遠近嫌其不能留意。及至臨事,遵奉法度,敬納師友,過於眾望。年二十,嘉禾元年(232年)卒。無子,國除。”如果天假以年,孫慮或者會有作為。但是現在他隻留下了關於“鬥鴨”的故事,未免可惜。我們從他的從善如流,可以見其為人。
關於鬥鴨的緊張氣氛,晉人蔡洪在《鬥鳧賦》中描寫道:
性輕捷以浮躁,聲清響而好鳴。感秋商之肅烈,從金氣以出征。
招爽敵於戲門,交武勢於川庭。爾乃振勁羽、竦六翮、抗嚴趾、望雄敵,忽雷起而電發,赴洪波以奮擊。
唐人李邕在《鬥鴨賦》中描繪道:
集如異國之同盟,散若諸侯之背約。迭為擒縱,更為觸搏。或離披以折衝,或奮振以前卻。始戳力兮決勝,終追飛兮襲弱。聳為驚鴻,回疑返鵲。逼仄兮製裔,聯翩兮踴躍。忽驚迸以差池,倏沉浮而閃爍。
在鬥鴨史上有一件佚事。據宋人楊億的《楊文公談苑》中《鴨能人言》條載,唐代詩人陸龜蒙居笠澤時,養了一欄鬥鴨。有驛使自長安去杭州,船經鴨欄時,射死了其中一頭善鬥的綠頭鴨。陸龜蒙馬上從家中出來,大聲喝道:
“這不是平常的鴨子,它會說話,我正要獻給皇上哩!現在我和你提了這隻死鴨到官府去論理吧!”驛使信以為真,用重金送陸龜蒙,又悄悄問:“這隻鴨子能說什麼話呢?”陸龜蒙說:“常自呼其名。”驛使感到又好氣又好笑,陸龜蒙卻把銀子還給他,並譏嘲地說:“吾戲爾!”在今江蘇甪直有陸龜蒙故居,其中尚有“鬥鴨池”一景。
以鴨為靶,供人射玩以取樂,是為“射鴨”。後蜀花蕊夫人《宮詞》
有雲:
苑東天子愛巡遊,柳岸花堤枕碧流。
新教內人工射鴨,長將弓箭繞池頭。
“內人”指宮女。後蜀王宮中的女子們,是常常玩射鴨這種遊戲的。明人高啟有《射鴨詞》,描述了射鴨的情景:
射鴨去,清江曙;射鴨返,回塘晚。
秋菱葉爛煙雨晴,鴨群未下媒先鳴。
草翳低遮竹弓,水冷田空鴨多瘦。
行舟莫來使鴨驚,得食忘猜正相鬥。
嘴唼唼,毛,潛機一發那得知。
少敏惠有才藝,權器愛之。黃武七年(228年),封建昌候。後二年,丞相雍等奏慮性聰體達,所尚日新,比方近漢,宜進爵稱王,權未許。久之,尚書仆射存上疏曰:‘帝王之興,莫不褒崇至親,以光群後。故魯衛於周,寵冠諸侯,高帝五王,封列於漢,所以藩屏本朝,為國鎮衛。建昌侯慮廩性聰敏,才兼文武,於古典製,宜正名號。陛下謙光,未肯如舊,群寮大小,鹹用於邑。方今奸寇恣眼,金鼓未弭,腹心爪牙,惟親與賢。輒與丞相雍等議,鹹以慮宜為鎮軍大將軍,授任偏方,以光大業。’權乃許之,於是假節開府,治半州,慮以皇子之尊,富於春秋,遠近嫌其不能留意。及至臨事,遵奉法度,敬納師友,過於眾望。年二十,嘉禾元年(232年)卒。無子,國除。”如果天假以年,孫慮或者會有作為。但是現在他隻留下了關於“鬥鴨”的故事,未免可惜。我們從他的從善如流,可以見其為人。
關於鬥鴨的緊張氣氛,晉人蔡洪在《鬥鳧賦》中描寫道:
性輕捷以浮躁,聲清響而好鳴。感秋商之肅烈,從金氣以出征。
招爽敵於戲門,交武勢於川庭。爾乃振勁羽、竦六翮、抗嚴趾、望雄敵,忽雷起而電發,赴洪波以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