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明白友誼跟愛情與恭敬一樣是強求不得。"愛您身邊的人就意味著幫助您身邊的人;但是使人討厭,千萬不要與他攀談取樂;如果他是一個輕浮的人,您不要同他談心;他若是一個好花錢的人,那您不要借錢給他。"
友誼是種緣分,這種緣分隨時可以離散。這是兩個有感情和有道德的人之間的某種默契。為什麼說有感情呢?因為一個修士、一個孤獨的人絕不可能是作惡之徒,然而也有缺少友誼而生存的。為什麼說有道德呢?因為壞人隻有同謀者,酒色之徒隻有酒肉朋友,唯利是圖的人所往來的隻有合夥人,政客身邊乃是一些政客或遊手好閑的人,隻能有一些同伴,王子有的是佞臣幫閑;隻有道德高尚的人才有朋友往來。
塞台居斯是喀提林的同謀人。梅塞納是屋大維插科打諢的寵臣;然而西塞羅才是阿蒂居斯的朋友。
在兩顆公正廉潔,溫存敦厚的心靈之間的聯係有什麼內容呢?這種道義製約的感情深淺好壞由彼此之間所盡的友誼厚薄而定。
在希臘和阿拉伯,對於友誼比我們想像的更為激烈。這些民族在友誼上所描繪出來的故事,絕沒有可以與之媲美的地方。我們在各方麵都顯得枯燥。我在我們的小說、曆史、戲劇裏,看不到令人心動的偉大友誼的事例。
在猶太,人們隻談到約拿單和大衛之間的友誼。傳說大衛愛約拿單的感情比婦女的愛情更深沉和激烈;可是又有人說大衛在他友人死後卻把友人的哲嗣米菲波設剝皮處死。
在希臘,友誼在宗教和立法占有一席之地。底比斯人有成群的男情人;多麼整齊的隊伍呀!有些人把它當做一隊"紳士";他們弄錯了;這簡直是好壞不分。在希臘友誼本來是由法律和宗教所規定的。男色被人們所容忍;沒有把可恥的惡習歸罪於法律。這些不是在這裏討論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