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敵我之間(1 / 2)

但是,其後居然和你在東京有了見麵的機會。因為日本的筆會開常會,招待了你和郭沫若君,來作筆會的客人,我於是在席上又得和你敘了一次之闊之情。

中日戰爭(達夫按:敵人通稱作“日支事變”)起來了。

你不知現在在那裏?在做些什麼?是我常常想起的事情。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不會因兩國之間所釀成的不幸事而改變的。這,不但對你如此,就是對我所認識的全部中國友人,都是同樣的在這裏想念。

我真在祈禱著,願兩國間的不幸能早一日除去,仍如以前一樣,不,不,或者比以前更加親密地,能使我們有互作關於藝術的交談的機會。實際上,從事於文學的同誌之間,大抵是能互相理解,互相信賴,披肝瀝膽,而率直地來作深談的;因為“人間性”是共通的問題。總之,是友好,日本的友人,或中國的友人等形容詞,是用不著去想及的。

總而言之,兩國間根本的和平轉生,是冷的人與人之間相互信賴的結紐,戰爭是用不著的,政策也是用不著的。況且,在創造人的世界裏,政策更是全然無用的東西,所以會通也很快。

老實說吧,我對於二十世紀的現狀,真抱有不少的懷疑,我很感到這是政治家的言論時代。可是,這當然也或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在那裏。那就足以證明人類生活之中,還有不少的缺陷存在著。但是創造人卻不能放棄對這些缺陷,而加以創造的真正的重責,你以為這話對麼?鬱君!

於此短文草了之頃,我也在謹祝你的康健!

新居格

致新居格氏:

敬愛的新居君,由東京讀賣新聞社學藝部,轉來了你給我的一封公開狀,在這兩國交戰中的今天,承你不棄,還在掛念到我的近狀,對這友誼我是十分地在感激。

誠如你來書中之所說,國家與國家間,雖有幹戈殺伐的不幸,但個人的友誼,是不會變的。豈但是個人間的友誼,我相信就是民眾與民眾間的同情,也仍是一樣地存在著。在這裏,我可以舉一個例,日本的有許多因參加戰爭而到中國來的朋友,他們已經在重慶,在桂林,在昆明等地,受著我們的優待。他們自動地組織了廣大的同盟,在演戲募款,營救我們的難民傷兵,也同我們在一道工作,想使真正的和平,早日到來。他們用日本話所演的戲,叫做《三兄弟》,竟也使我們的同胞看了為之落淚。新居君!人情是普天下都一樣的。正義感,人道,天良,是誰也具有著的。王陽明先生的良知之說,到了今天,到了這殺伐慘酷的末日,也還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日本國內的情狀,以及你們所呼吸著的空氣,我都明白;所以關於政治的話,關於時局的話,我在此地,可不必說。因為即使說了,你也決計不會看到。不過有一點,我可以告訴你,中國的老百姓(民眾),卻因這一次戰爭的結果,大大地進步了。他們知道了要團結,他們知道了要堅苦卓絕,忍耐到底。他們都有了“任何犧牲,也在所不惜”的決心。他們都把國家的危難,認作了自己的責任。因為戰爭是在中國的土地上在進行。飛機轟炸下所傷生的,都是他們的父老姊妹。日本的炸彈,提醒了他們的國族觀念。

但是,其後居然和你在東京有了見麵的機會。因為日本的筆會開常會,招待了你和郭沫若君,來作筆會的客人,我於是在席上又得和你敘了一次之闊之情。

中日戰爭(達夫按:敵人通稱作“日支事變”)起來了。

你不知現在在那裏?在做些什麼?是我常常想起的事情。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不會因兩國之間所釀成的不幸事而改變的。這,不但對你如此,就是對我所認識的全部中國友人,都是同樣的在這裏想念。

我真在祈禱著,願兩國間的不幸能早一日除去,仍如以前一樣,不,不,或者比以前更加親密地,能使我們有互作關於藝術的交談的機會。實際上,從事於文學的同誌之間,大抵是能互相理解,互相信賴,披肝瀝膽,而率直地來作深談的;因為“人間性”是共通的問題。總之,是友好,日本的友人,或中國的友人等形容詞,是用不著去想及的。

總而言之,兩國間根本的和平轉生,是冷的人與人之間相互信賴的結紐,戰爭是用不著的,政策也是用不著的。況且,在創造人的世界裏,政策更是全然無用的東西,所以會通也很快。

老實說吧,我對於二十世紀的現狀,真抱有不少的懷疑,我很感到這是政治家的言論時代。可是,這當然也或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在那裏。那就足以證明人類生活之中,還有不少的缺陷存在著。但是創造人卻不能放棄對這些缺陷,而加以創造的真正的重責,你以為這話對麼?鬱君!

於此短文草了之頃,我也在謹祝你的康健!

新居格

致新居格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