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要交朋友的。不交這樣的朋友,就交那樣的朋友;不交好朋友,就交壞朋友。而交友如染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交了愛吹牛窮聊的朋友,便難免陪著他雲天霧地、海闊天空地誇誇其談,久而久之,自己也會成為“話匣子”;交了愛玩愛鬧不學無術的朋友,少不了一起去遊遊逛逛,打打鬧鬧,久而久之,自己也可能成為不求上進的浪蕩鬼;交上了學友,談的是學習、學問,交流的是知識見聞,久而久之,自己則可能潛移默化而好學不倦,追求起真知,這樣從中得益就無可估量了。
交學友的第一個好處,是能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學友交談,必少不了“學”,學友到了一起,對於學習問題,對於知識的探求,必然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通過相互啟迪感染,許多自己聞所未聞的問題有所聞見了,許多自己不甚了了的問題得到澄清了,許多自己看錯了的問題得以糾正了。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晚年在東都洛陽當閑官,無權不管事,便產生了隻能安於現狀,再也無所作為的消極情緒。他寫了一首《詠老贈夢得》的詩給他的詩友劉禹錫,詩中充滿了消極思想及無為情緒。劉禹錫與白居易的思想境界有所不同,立即和詩一首,回贈自居易,算是對老朋友的啟迪、鼓勵和幫助。
劉禹錫昂揚奮發、不甘消沉的精神,對老友白居易,不啻為一劑良藥。劉禹錫先白居易而死時,白居易寫詩哭劉禹錫說:“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賢豪雖歿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遊。”稱頌劉禹錫人雖死了而精神長存,可見對他是十分欽佩的。
結交學友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對學業精研細議,有利於事業的長足進步和成功。曆史上,一個學者有了一定的學術基礎,經過學友的促進、幫助,因而獲得更大成就的事是屢見不鮮的。
我國漢代發明渾天儀和地動儀的天文學家張衡是世界科技史上一顆燦爛的明星。張衡的成就,與他有一批好學友關係極大。張衡在青年時代便與馬融、竇章、王符、崔瑗成了知己朋友,他們都是當時極有才華的青年,尤其是崔璦,很早就學習過天文、數學、曆法。在與張衡交往中,經常一起研究問題,交流心得,對張衡啟發、幫助很大。張衡後來在天文學、物理學方麵的偉大成就,與學友崔瑗是密不可分的。
三國時創造了指南車和新式絲綾機的馬鈞,也曾得到過好友傅玄的大力支持。明末清初的顧炎武曾寫了《天下郡國利病書》,是水利方麵一本有一定科學價值的書。顧炎武之所以能寫出這本著作,與他的朋友耿橘有很大關係。耿橘是個對水利很有研究的人,他在做常熟知縣時,先後開浚了福山塘和奚浦,還寫過一本《水利全書》,對於如何根據地勢高低來決定蓄泄,如何根據水係來進行開浚,都有周密詳盡的規劃。這些都給了顧炎武以啟發。沒有這位好學友,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就很難問世。
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也得益於他的學友們的幫助。他在掌握黎曼幾何之前,隻是取得了狹義相對論的成功。後來朋友們幫助他掌握了黎曼幾何,才促使他發現了廣義相對論的奇妙世界,建立了科學史上罕見的功勳。
孔子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尤其在今天這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各科知識的突飛猛進,新的學科以及各種邊緣科學的出現,使人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單憑自己一個腦袋,一雙眼睛,即使輔之以發達的電腦,也是很難把最新的科學成就一一學到手。盡可能地多交些學友,對於我們接觸多方麵的信息,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現代化知識,豐富和充實我們的知識結構,無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即便如此,我們對現代信息和知識的占有仍然會遠遠落後於急速發展的現實,但這總歸比獨學獨思、孤陋寡聞要好些。
有鑒於此,在今天,多交學友就顯得更加必要且重要。俗話說:“玻璃與金子相會,便有寶石的光輝;愚人與善人接近,也同樣會變得聰明。”我們廣交學友,把許多人的智慧變成自己的智慧,我們自身的發展一定更快,也會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