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讚劍神新老齊現,歎掌教終歸下山(3 / 3)

劍童三祿數次偷瞧那馬車簾子,都沒再能見到那張驚為天人的容顏,隻好喝酒壯膽,沒話找話輕聲問道:“老爺,那個公子哥是誰,口氣和膽子也忒大了,敢挑釁王老頭,現在李淳罡出城去了,他該怎麼走上城頭?六位接近一品境界的武奴,還不得隨便把他打成豬頭?”

低頭喝酒的男子眯起眼,望著那名年輕人的背影,依稀有幾分當年的熟悉氣息,神情恍惚道:“他啊,馬虎是個遠親,按輩分來算,得喊我一聲舅舅吧。”

劍童當場震驚,“老爺,三祿自打認識你,你就沒怎麼說起過家世,要不今天給說說看?”

男子想了想,端著碗懸在空中,終於笑道:“我當年在某地練劍時,他娘親,也就是遠房表姐,曾對我有一飯之恩,有救命之恩,也有授業之恩。

這趟帶你來武帝城,是還那份恩情的。”

少年直來直往地說道:“老爺,可不是我說你,照你這說法,這恩情大了去了,你咋個還法?加上你們倆還沾親帶故的,你要是出手小氣了,我都看不下去!以後看我還給不給你燒水做飯!”

男子調侃道:“你那點心思我會不知道?還不是覺著那公子哥跟你一見鍾情的姑娘有關係,想借我的出手去做好事?你啊,這叫慷他人之慨,否則以你吝嗇小氣的性子,十棍子下去都打不出半個銅錢。”

劍童惱羞成怒,不再理會這個言辭刻薄的老爺,眼角餘光卻是投向馬車,生怕那位姑娘聽了去,對他產生不佳印象。

男子輕聲感慨道:“吳素離開吳家劍塚前,與我在劍山一別,我曾許諾一事。後來她為了徐瘸子孤身入皇城,我當時沒來得及跟上,以至於她落下病根,我愧疚至今。”

說話間,男子彎腰從書箱中取出一個黃梨木匣,手指一抹,輕緩推開,露出十二柄長短不一卻都玲瓏袖珍的小劍,小劍顏色迥異。

在有所動作前,模樣十分人畜無害的男子轉頭對兩輛馬車上的眾人微笑說道:“在下鄧太阿,習劍時欠下王妃吳素一事,今日先行償還一半。希望各位不要阻攔。”

龍宇軒一口酒噴出嘴,使勁咳嗽,嚇得臉色發白。

“與王妃入世救人劍不同,鄧太阿練劍從來隻為殺人,也不與俗人庸人示匣中十二劍,這次破例出六劍。”

沒心沒肺的小蟲子破天荒露出凝重神情。

青衣更是握緊刹那槍,絲毫沒有因為這名自稱鄧太阿男子的友善姿態而掉以輕心。

舒羞、楊青風麵麵相覷。

慕容桐皇再度掀起簾子,瞪大眼眸,緊皺眉頭。

離劍神鄧太阿最近的少年劍童心生豪氣,神采奕奕。

一時間,附近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世間有幾人有幸親眼見到自詡殺人冠絕天下的桃花劍神出劍殺人?

黃梨劍匣整齊排列十二劍,最長不過中指,最短才及拇指。

隻見當下江湖風頭遠勝老劍神李淳罡的劍道第一人,微微一笑,伸出一根食指,朝左手第一柄赤紅小劍的劍柄,輕輕一彈,平靜道:“玄甲。”

小劍跳入空中,輕微凝滯後,朝城頭激射而去。

鄧太阿再伸出中指,雙指並敲,“青梅,竹馬。”

兩劍靈氣活潑地蹦入空中,再度飛去。

最後一次是三指。

“春水,朝露,桃花。”

小劍匣恰好空去一半。

連靖安王妃都被這傳奇色彩濃重如墨的男子給挑起好奇與畏懼,隨著他的手勢,與舒羞、楊青風、龍宇軒幾人一起望向城牆下。

唯有小蟲子和青鳥始終盯著那個並不起眼的黃色劍匣。

張目遠望的眾人根本不知道,這名男子才彈指出劍跳出匣,幾乎一瞬間,六柄小劍便已返回劍匣兩尺上空,緩緩落下。

等到鄧太阿蓋上黃梨木匣子,眾人才後知後覺,看到六名武奴好似被一物洞穿頭顱,迸出六道血柱,六具屍體撞向城牆,最終緩慢地癱軟倒地。

這時,彈指飛劍殺人的鄧太阿起身,卻沒有動那隻裝載十二柄價值連城飛劍的黃色盒子,隻對那輕輕搖頭的小蟲子微笑說道:“鄧太阿恭賀趙老神仙返璞歸真,逍遙陸地。麻煩老天師將這隻盒子交給世子殿下,就說鄧太阿的飛劍殺人術盡在此盒中。”

小蟲子愁眉苦臉地歎氣道:“你就這麼拍拍屁股走了?你這是逼著王仙芝跟李淳罡死磕哪!要是李淳罡輸了,徐鳳年如何走得出武帝城?你送不送十二飛劍又有何意義?”

鄧太阿拿起桃花枝,牽過驢子,笑道:“老神仙,這與鄧太阿沒關係了。”

小蟲子白眼無奈道:“現在的江湖,貧道是真看不懂了。”

采花賊龍宇軒的眼珠子差點掉到地上。

沒了阻礙,世子殿下順利走上城頭,走近了那隻紫檀劍匣,盤膝坐下,將那碗酒擱在眼前,望向東海。

興許是那武帝城老怪物知曉了城內波瀾,動了真怒,海麵頓時攪亂掀翻。

老匹夫真要教那東海之水皆立?

徐鳳年眺望江麵,海浪愈演愈烈,下垂劍幕如黑雲壓城,他突然咧嘴笑道:“風緊扯呼了!老黃,等從北莽那邊活著回來,再來看你。”

這一日,除去百年江湖兩代劍神在武帝城出手,還有一件事情轟動天下。

武當山年輕掌教,騎鶴下山。

齊仙俠那般不苟言笑的一個龍虎道人,結果到了武當山,待久了,也被洪洗象給禍害得不輕,不是被拉壯丁去給宮觀修修補補,便是砍柴燒炭搭建竹樓,其間難免與武當上幾代道人都有磕磕碰碰。起先武當小字輩的道童都沒個好臉色,後來見這位龍虎山來的,雖說常年板著臉跟欠了他幾萬貫錢似的,可心地不壞,加上年輕師叔祖兼掌教與這人以禮相待,再者道童們聽說這家夥劍法跟六師叔祖不相伯仲,膽大一些的,就鼓起勇氣跟他問些飛劍法門,那姓齊的倒也豪氣,沒啥門戶之見,有問必答,到後來,一大群仰慕劍仙風采與江湖風雲的道童都跟在屁股後頭唧唧喳喳,聒噪個不停,齊仙俠所居住的冷僻竹屋無形中也熱鬧了許多,與金科玉律不計其數的道庭龍虎山不同,武當山沒太多講究,齊仙俠本以為會很不適應,不料不說那些頑劣單純的道童,便是與騎牛的幾位師兄,陳繇、宋知命、俞興瑞等人,都有不鹹不淡的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