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遠鏡進入軌道不久,即發送回一組不明飛行物群朝地球飛來的照片。照片顯示,共有43架不明飛行物編排成隊快速飛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發射任務控製專家當時證實道:“我們正想開始觀察星係的不同部分,並試驗望遠鏡各種設備工作情況時,突然發現43道強光,它們排列成三角形,情況十分恐怖。”

這雙通向外太空的眼睛不會欺騙人類,發回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UFO的影蹤。既然哈勃望遠鏡能證實UFO確實存在,那麼就可推出,肯定有另一種更高級的、能操控UFO的外星智慧生命存在。而發自5萬年前的那個奇怪電波是否亦真如澳大利亞天文學家所說,是這種高級的外星智慧生命在試圖與我們或另一方聯絡?人類能做的隻有繼續探索。

發往外星的名片與電報

如果外太空確實存在高級智慧生命,地球人為什麼不嚐試與他們主動聯係呢?這個想法在20世紀70年代已由美國付諸行動。1972年至1973年,美國宇航局先後發射了“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行星探測器,這兩個探測器在考察完木星、土星後飛出太陽係時,都攜帶了一張特製的“地球名片”。

“地球名片”與先驅者計劃

這張“地球名片”是個23厘米×15厘米大小、帶圖案的鋁盤,由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卡爾·薩根與夫人琳達·薩根及奧茲馬計劃領導者德雷克精心設計。他們在鋁盤上以圖畫的形式表示出太陽係中地球所在的位置、男人和女人的裸體形象、氫原子結構、距地球最近的脈衝星位置和周期、先驅者號的飛行路線等。由於星際空間的腐蝕率特別低,這張“地球名片”可以保持億萬年仍然非常清晰。“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行星探測器就像是宇宙中的漂流瓶,攜帶著“地球名片”第一次向外太空送去了人類與地球的信息。

1997年3月31日,考慮到巨大花費和發回的科學數據越來越少,艾姆斯研究中心決定中止先驅者計劃。但2001年4月30日,失蹤已久的“先驅者10”號突然向地球發出聯係信號:“我還在太陽係外,一切安好。”之後8個月,它再次失去蹤跡,就在科學家已為它寫好悼文時,2002年3月2日,NASA的科學家隔著119億千米探測到它仍在正常運轉……2003年1月22日,“先驅者10”號終因核燃料耗盡與地球失去了聯係。

“先驅者”消失了,送往宇宙的“地球名片”不知下落如何,人類發往外太空的首次溝通可能無果也可能出現奇跡,現在所能做的隻有等待,就像NASA太陽係開發部主任科林·哈特曼教授所說:“我們隻能祝願它一帆風順。”

發往太空的電報

哈勃望遠鏡進入軌道不久,即發送回一組不明飛行物群朝地球飛來的照片。照片顯示,共有43架不明飛行物編排成隊快速飛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發射任務控製專家當時證實道:“我們正想開始觀察星係的不同部分,並試驗望遠鏡各種設備工作情況時,突然發現43道強光,它們排列成三角形,情況十分恐怖。”

這雙通向外太空的眼睛不會欺騙人類,發回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UFO的影蹤。既然哈勃望遠鏡能證實UFO確實存在,那麼就可推出,肯定有另一種更高級的、能操控UFO的外星智慧生命存在。而發自5萬年前的那個奇怪電波是否亦真如澳大利亞天文學家所說,是這種高級的外星智慧生命在試圖與我們或另一方聯絡?人類能做的隻有繼續探索。

發往外星的名片與電報

如果外太空確實存在高級智慧生命,地球人為什麼不嚐試與他們主動聯係呢?這個想法在20世紀70年代已由美國付諸行動。1972年至1973年,美國宇航局先後發射了“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行星探測器,這兩個探測器在考察完木星、土星後飛出太陽係時,都攜帶了一張特製的“地球名片”。

“地球名片”與先驅者計劃

這張“地球名片”是個23厘米×15厘米大小、帶圖案的鋁盤,由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卡爾·薩根與夫人琳達·薩根及奧茲馬計劃領導者德雷克精心設計。他們在鋁盤上以圖畫的形式表示出太陽係中地球所在的位置、男人和女人的裸體形象、氫原子結構、距地球最近的脈衝星位置和周期、先驅者號的飛行路線等。由於星際空間的腐蝕率特別低,這張“地球名片”可以保持億萬年仍然非常清晰。“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行星探測器就像是宇宙中的漂流瓶,攜帶著“地球名片”第一次向外太空送去了人類與地球的信息。

1997年3月31日,考慮到巨大花費和發回的科學數據越來越少,艾姆斯研究中心決定中止先驅者計劃。但2001年4月30日,失蹤已久的“先驅者10”號突然向地球發出聯係信號:“我還在太陽係外,一切安好。”之後8個月,它再次失去蹤跡,就在科學家已為它寫好悼文時,2002年3月2日,NASA的科學家隔著119億千米探測到它仍在正常運轉……2003年1月22日,“先驅者10”號終因核燃料耗盡與地球失去了聯係。

“先驅者”消失了,送往宇宙的“地球名片”不知下落如何,人類發往外太空的首次溝通可能無果也可能出現奇跡,現在所能做的隻有等待,就像NASA太陽係開發部主任科林·哈特曼教授所說:“我們隻能祝願它一帆風順。”

發往太空的電報

先驅者計劃實施兩年後,1974年11月16日下午,在慶祝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位於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射電望遠鏡鏡盤換麵典禮上,科學家又用它向外太空發送了一份長達3分鍾的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