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製力”其實無處不在。它是社交的根源,即不可或缺,又不可過分。如果沒有控製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亂套,孩子不會去聽從父母師長的教誨,市民也不會遵守法律法規的約束。可控製得過了頭,換來的同樣是無窮無盡的麻煩。
承擔相應的控製,我們大部分人都做的很好。但問題在於,一旦對方的控製過了頭,讓被控製的一方陷入難受糾結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去應對?
1. 對情感敲詐說no
【真實案例】 賈青 普通職員
賈青上班時手機響了,他看看號碼,心裏一陣疲倦,不出所料,電話還是母親打來的,而且說的還是一套他可以背下來的老詞:“青啊,回家吧!”
賈青在與家鄉毗鄰的一座城市工作。每周都坐著高鐵回家度過周末,但是母親仍舊不滿意,見麵的兩天裏,所有話都是遊說他辭職回家。賈青次次回絕,結果母親對他發脾氣:“怎麼這城裏還裝不下你了?你是不是看你爹媽不順眼?”
這個母親的心態在很多母親的身上都有投影。尤其是子女在外地工作的父母,往往表現得更加明顯。他們年輕的時候,為了兒女付出了心血,但同時也養成了對孩子的心理依賴,當有一天,孩子們也成為了成人,為了自己的人生而外出奔波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失落和空虛。一些人很明智地將大把的空餘時間和寂寞之情轉嫁給了業餘愛好,使自己的人生重新豐滿精彩起來,另一些人就成了賈青的母親——打著親情牌要求子女放棄自己的前程,對於這些人來講,消除寂寞的方式,就是操縱名為“子女”的傀儡,當然他們不肯承認自己的虛弱和無力之感,在強力幹涉成年子女意願的同時一定要給自己披上父慈母愛的外衣。
賈青當然對家庭沒什麼厭惡之情,否則的話也不會每個周末都緊趕慢趕地回家去。賈青找工作時就已經很仔細地衡量過,同城內沒有專業對口的崗位,而他現在的單位,離家不算太遠,待遇不錯。他如魚得水,工作得很開心。既然這樣,為什麼又要拋棄一份合適的職業,毫無原因地跑回老家呢?賈母如果通情達理,就會承認自己其實是在無理取鬧。但是她見自己的控製失效,權威感再次塌陷,結果更加的歇斯底裏:
“你眼裏隻有錢,連你娘的話都不聽了!你知道當初我養大你花了多少錢嗎?現在我老了你不要我了!”
賈青隻好繼續解釋:“媽媽你才48,怎麼就老了?”
“我想喝口牛奶都沒人給買。”
“我不是給你訂了牛奶麼,你開門在牆上的奶箱裏就能拿出來了。”
“回家吧,媽媽天天給你做飯,省得你在外吃飯店,不衛生。”母親見硬的不行,開始軟磨,這一軟磨,時間可就長了……
周五開例會的時候,人事經理進來講話,說了這麼一句:“有些人眼瞅要晉升了,工作態度就鬆懈,天天都要沒完沒了地打私人電話。”
後果可想而知。
這裏的賈青是一個做事比較妥貼的人,他找工作時仔細考慮自己的長處和能借用上的公司長處;他離家在外時也把家裏考慮周到——父母還算年富力強、給喜好牛奶的母親做了訂購。像這樣的一個縝密又有行動力的人,通常也能把自己照顧得很好,父母這時的不放手還自稱是關愛有加就很難具有說服力。他們一時控製欲發作,給旁人留下的卻是子女未斷奶的印象,令人難以信任這些人。結果也可猜測,賈青不會因為一時喪失了晉升的機會而按照母親的預想辭職,而很可能因為一時生氣,幹脆長期不回家。如果這個期間母親還不能克製自己的控製思想,更加繁複地要求兒子辭職,更容易收到反效果——兒子連電話都不願意接了,從此用一種極端的手段徹底斷絕被母親情感敲詐的可能。
李安在電影《臥虎藏龍》裏有一句經典的台詞:“握緊拳頭,什麼也得不到,而張開雙手,就能抓住全世界。”經典的話很多人都會說,但是很少人願意反思自己是否走在錯誤的方向上。就是發覺了,也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一定會成為傳說中的能使規律失效的小概率,賈母這一類的父母總是認為:“我是他媽媽\爸爸啊,要求自己的兒子做點事情,難道還有錯嗎?”覺得隻要以感情為借口,全世界都會原諒自己的情感暴行。子女們隻要沒有像報道中那樣做出駭人聽聞的極端事件,就必然是對自己的要求讚同得心服口服。
而他們忘了一句老話:“物極必反”。習慣以情感進行綁架敲詐的他人的人,在耗盡了別人的耐心之後,會令對方更加漠視自己的情感。身為長輩的,如果經常利用自己的輩分對人進行要挾,最終隻是會喪失對方對自己的尊敬。而以愛情為籌碼的人,很可能會使對方喪失與你博弈的興趣。
賈青這樣的人也不乏其例,由於自己的善良,麵對情感牌時,雖然覺得不合理,但是也難以拒絕得幹脆果斷。如果他當初講述自己合理動機後,母親仍無理要求時就立刻轉移話題,甚至強硬地打斷對話,也許就不會因為多次長時間的煲電話粥而錯失晉升的機會。
如果這種情況再一次出現,不妨深吸一口氣,然後自省一下:“我的觀點是否合理,而我在堅持自己觀點上是否不夠理直氣壯?”
一旦能確定自己是正確的,就勇敢地堅持下去,不要擔心“是否會傷害到別人的感情”,要知道,沒有任何一個決定能夠討到所有人的歡心。
【我的建議】
1,擺出自己的觀點,保證快、準、狠,堅守到底
案例中的賈青,最大的缺欠,就是過於優柔寡斷,因為一時狠不下心,所以給人的感覺是“一定還有商量餘地”,所以這種情感敲詐才會縷縷不絕,繞梁三日。如果當初賈青非常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堅持在外地發展,短期內絕不會回家),並且態度堅決地貫徹到底,短則半月,長不過三月,對他進行情感敲詐的人就會知難而退。
2, 適當的轉換話題
轉換話題是一種語言技巧,當對方的言談朝你所不喜歡的方向轉變的時候,你可以嚐試轉變話題,這樣可以使自己擺脫尷尬的境地。
3, 以退為攻,表麵附和
如果你希望一個人停止他的話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附和他,隻要你對他的話一律稱“是”,對方找不到可以加以辯駁的契機,自然就放棄了繼續進行同一個話題的興趣。雖然一時違心,但是畢竟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方法尤其適用兩人遠線長途聯絡時使用
除了上麵說的三個應對手段,你還有釜底抽薪的辦法:
* 解除對方的擔憂。如果你身邊確實毫無後顧之憂,那麼對方對你的擔憂也就不再成立。
* 增加自身的獨立性。
* 樹立個人意誌
* 保證經濟獨立。想要不受任何敲詐威脅,不論是物質的,還是情感的,就必須保證自己能夠安身立命,實現這個目標的首要前提就是經濟獨立。
2. 高度就是權力
【真實案例】賀泉泉 某公司主管
經理一時垂青,賀泉泉就成為了部門主管。她年輕氣盛,誌得意滿,看見所有歸她管轄的同事都覺得像傻瓜。所謂主管,就是傳說中的一種神奇存在:TA無法使你升職加薪,卻能使你離職少獎金。賀泉泉深知其中的道理,從此踏上了樂此不疲的“領導”大路。
起初她還會叮囑一下下屬的同事,時間長了,連安排也嫌累,同部門的同事都對她敷衍又頤指氣使的態度心懷不滿,但考慮到原本就少得可憐的底薪,誰也不願意在獎金上給自己找麻煩。所以也就忍耐著湊合過了下去。
按說如果能夠就這樣持續下去,也算是周瑜打黃蓋,維持了一個別扭但微妙的平衡,但是要責怪就要怪有時人的貪心不足,沒有相應的地位卻想要更大的權力,總是想要打破原有的平衡。對於那些對她稍微表露出了不滿意的同事,她自有辦法,安排下去錯誤的指令,然後拿著同事做出的錯誤工作直接上報經理。落入陷阱的次數一多,她看不順眼的人都會被經理客客氣氣地要求離職。
她沉溺在“順者昌逆者亡”的快感裏。沒想到玩火者必自焚,某天部門同事集體交了辭呈,七八個人站在經理的辦公室裏:“要不然賀泉泉滾蛋,要不然我們一起走人!”
經理目瞪口呆之後給每人都泡了一杯咖啡,然後找人幫助賀泉泉收拾東西。
事情發展到這地步,賀泉泉也算是殘酷現實的一個耳光子給生生揍醒了,領會到了公司裏非股東的虛權是沒有保靠的。她若是及時向大家檢討一下,興許還可以一起坐在一間屋子裏,隻是賀泉泉已經指使別人習慣了,讓她低頭,千難萬難,她仍舊以為自己隻不過是個暫時落難的鳳凰,哪天飛起來了,照樣想翹誰翹誰,她甩了這幾個人一串的白眼之後趾高氣揚地走了,結果她連留在原公司的機會都喪失了。
賀泉泉找新工作的時候,接了一個OFFER,麵試時好巧不巧地發覺HR是以前被她踢走的一個老同事。舊同事看著她,嘴角有一絲意義不明的微笑。
對方會不會公報私仇她不確定,但是熟人之間知根知底,沒有了主管這個位置做保障,高度顛倒了一個位置,她沒有底氣麵對這個人“為什麼要離職”的盤問。
喜好以權力玩弄其他人的人,也必將被權力所玩弄。且不說“助人就是助己”,風水輪流轉這條規律卻總是難以逃避,當賀泉泉喪失了自己原有的高度,或者旁人的高度比她更高的時候,她才發覺,自己操控別人的一時快感居然脆弱得那麼不堪一擊,現在不僅沒人肯看她的臉色,而且因為她樹敵太多,她去同城同行業求職時,都要小心翼翼觀測單位中有沒有曾被她欺淩過的熟人。
賀泉泉大概是都市泡沫劇看得太多,有點幻想膨脹。電視劇裏的主人公總是權力無限,神奇非常,像是《越獄》裏的黑幫老大,即使服刑時也能對外呼風喚雨,甚至搞來一架直升飛機;而米帥更是不管別人多麼危險和桀驁不馴,總有辦法把對方馴化成替自己服務的小弟。要是談到宋思明那更是其中的典範,自身都已經死翹翹了,還能把生前包養的二奶送到美利堅合眾國去。
但是人世間的紛雜生活畢竟不是在演一場給旁人看的電視劇,如果真有一架這般巨大的攝像機,大多數人扮演的也不過一個令人過目就忘的路邊螞蟻。想要控製旁人,前提就必須要站在一個對方反擊不到的高度。《美人心計》裏,敢在明麵就表現得飛揚跋扈的姑娘,沒有太後的寵愛就有皇帝的仰仗,至少要有個親生的還活著的皇子皇孫,最不濟的也籠絡了幾個親王大臣準備著以後落難時能幫自己說兩句好話,她們都各施巧計,把自己固定在一個別人不敢挑釁的高度,然後才能保證自己昂首挺胸、粗聲大氣。
同樣的道理,如果想要擺脫別人的控製,就要讓自己站在一個別人無法指揮自己的高度。無論在什麼方麵上,如果你專業知識過硬,公司離開你就周轉不靈,就算你再不討人喜歡,裁員時在勾掉你的名字之前,人事經理都要好好思量,觀測能不能及時找到後備人選。如果你巧舌如簧,掌握著公司大部分客戶的資源,離開你公司就要少掉一批客流量,老板時時刻刻都會擔心你跳槽炒他的魷魚。
如果這些硬件都做不到,那麼至少要保持虛懷若穀,哪怕裝也要裝出一個聖人的模樣,能夠籠絡大部分人心的人,那就是公司裏的無冕之王,他們被撼動之後,會給公司造成天崩地裂的影響。
如果你麵臨了被操縱、又不願接受操縱的境地,不妨問問自己:現在我站的位置夠高嗎?我的視野夠廣嗎?我的力量夠強嗎?如果這些的答案都是NO,那麼也不必急著逃離這個環境——沒有任何籌碼的人,就是換了新的環境生活,仍舊是被人呼來喝去的命。
【自我測試】
高度代表了權利,但是高度往往也帶來了一定的責任,麵對這兩者,你是否能夠平衡好他們之間的關係?你夠淡定嗎?
假定情景:有一天,你一覺睡醒,發現機緣巧合,自己具有了無限的法力,(看過《冒牌天神》沒有?就像金凱瑞一樣!)。
1,有能力了,該怎麼辦呢?
A 該幹嘛幹嘛,我先起床刷牙去。
B 老天爺,我不知道該幹嘛,我先想想,下期的彩票號碼……還有上個月敢扣我工資的那個人,叫啥名來著?
2,你一時不順心,想到高山上去透透氣,現在已經飛到了山頂上,看到了一個人正在氣喘籲籲地爬山,旁邊有條河,這時你會……
A 給他幫幫忙,管他是吹點風呢,還是幫他消除疲勞呢。
B 直接把他扔河裏!看了好找個樂趣!
3,那個倒黴鬼一失足掉河裏了,一群人都忙著救他,忙亂中,把一隻小貓給誤踢進了河裏,這時你怎麼辦?
A 小家夥,看我施展神力來救你!
B 一隻髒野貓,愛死不死,愛活不活,懶得理。
4,山上兜風回來,你按照習慣,在周一又上班去了:
A 信奉真人不露相,安安穩穩地工作,但是暗中運用神力使自己工作效率變快一點。
B 大肆宣揚,生怕別人不知道,還特意跑到敢和自己持不同觀點的人身邊宣揚。
5,有人不信邪,認為你在扯淡,這時你會:
A 不信就不信吧。你有一天會明白的
B 敢挑戰我?我要讓你後悔一輩子!
6,之前曾經欺壓你的人,這時又來找你了,你會怎麼想:
A “給你點教訓嚐嚐,不過適可而止就好了。”
B “你可算出現了,我正想找你呢!”
7:出了一口惡氣之後,你突然反省自己是不是做的有點過火,這時,你的心理狀態又是如何呢?
A 啊呀,我是不是太惡毒了?
B 我還沒報複夠!
好了,你的美好時光結束了,原來這不是一次隨意的神跡出現,而是有人在對你進行天堂地獄測試。來看看自己的抉擇,你的選擇會讓你出現在什麼地方呢?
選A者,得一分,選B者,不得分。
1 6~7分者:
你有很好的自控能力,不會濫用手中的權力,基本屬於清心寡欲的人,你這樣的人,即使爬上高位,也不會做出令人咬牙切齒的事情。應該屬於德高望重的潛力股。像你這樣的人,以後是有機會上天堂的。
但是,由於表現得過於清心寡欲了,有時也會令人懷疑,在這個俗世裏,你是不是連實現自我價值的願望都沒有了?
2 3~5分者:
這個選項中的,應該是個普通的正常人,有一點報複心,有一點貪心,但是也不會做盡壞事,同樣也不能指望他們做聖人,做好人,因為他們控製不住自己的私心,壞不到太深,也善不了太多。既不會上天堂,也不會下地獄,最可能的結局,是在俗世裏,過完安安穩穩的一輩子庸碌生活。
3 1~2分者:
如果你是這個分段中的人,而且還是個地位普通的人,那麼我們要慶幸一下:幸虧你沒有攀上高枝!被你這樣的人坐在頭上,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你睚眥必報,小肚雞腸,對人對物缺乏應有應有的溫情和關愛。而且很可能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睜開眼睛看看,你身邊是否有願意與你推心置腹的人?別人接觸你之後,是不是還願意和你聊天?讓自己的心態明朗一些,不要那麼冷酷陰暗。照測試的勢頭發展下去,真的有可能下地獄的。
【我的建議】
> 努力將自己拔高。想要擺脫控製,就要站在對方無法操縱自己的位置上。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你需要增加自己的經驗,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努力擴充自己的人脈,就像之前章節提到的那樣,不要急於出頭,應該把目標定位為不斷地充實自己。當你把自己固定成了一塊磐石,外來的金風就不再能夠吹動你了。
> 防患於未然。記住“風水輪流轉”這個道理,即使你已經站在高位,那麼仍需要控製好自己的心態,不要讓自己染上控製其他人的控製欲,一旦你有了操縱其他人的習慣,那麼想一想吧,當你不再是某個位置的主人,或者,當其他人站在比你更高的位置上時,你的處境?得饒人處且饒人。孤獨求敗隻是個傳說,不要讓自己處處樹敵。
> 仍然需要記住“猴屁股法則”。時刻提醒自己要爬得夠高,並且為之不懈努力。同時要明白,在攀爬的過程當中,很多時候你能看見的仍舊隻是“屁股”,而不是友好的接待。
> 如果難以再向更高一步前進,那麼,至少要固定住自己,千萬不要從原有的高度上掉下去。友好地對待自己的下屬,不要讓他們有可以公開的理由反對你,同時處理好和“上麵的猴子”的關係,讓它不要討厭你踢你下去。還要多加小心同層次的“猴子”,能避讓就避讓,不要讓你的對手找借口排擠你。
> 與周圍人搞好關係,爭取形成攻守同盟。這樣,一旦從高度上暫時地低落下來,也不至於被人落井下石。
3. 我的地盤我做主
【真實案例】 張薔 自由職業者
張薔很煩惱,他有群親戚,總是像錦衣衛一樣緊盯著他。倒不是找他的短處,隻是自從他SOHU後,隻要他一弄到點錢,親戚當眾就肯定有人恰好百病纏身、困難重重,等待著他“超人一般強有力”的救援。
張薔不是不願意幫忙,隻是他自己也是個剛脫困的非洲難民,而且還背上了房貸——雖然隻是個便宜的二手房,但是也總得付錢啊。
每次他試圖對親戚們解釋一下自己其實現狀並不寬裕時,親屬們立刻就擺出了一副批判現實主義的先知模樣:“沒錢你別買房啊!自己想當房奴,還和誰抱怨自己窮啊?”這句話咋一聽很有道理,結合了自己的真實情景之後,張薔怎麼琢磨都不是個滋味:
“我自己不該買房,就該一邊租房飄著,一邊給你們付貸款買車?我自己想過好日子不應該,就該節衣縮食替你們孩子交萬八千的擇校費,構建他以後的幸福生活?孩子的親爹媽還頓頓大魚大肉呢!”
這不是嚴重的主謂失當,喧賓奪主麼?
張薔心裏明白親戚都是拿自己當一塊好掐的軟柿子,捏一捏就會冒出美味的汁水來。但是他卻擺布不了。這麼多年過去了,親戚們向來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塑造他:見麵就誇,他是祖墳裏冒青煙熏出來一塊寶貴結晶,又聰明伶俐,又善良知禮,全家就看著他有出息,然後等著他救七大姑八大姨一起脫離苦海。
大家的讚美殷切且隆重,壓迫得他無處喘息,好比現在三姑眼睛一瞪:“喲,我盼你出頭盼了一輩子,現在借點錢你就心疼啦?”
張薔知道,這是一種變形的捧殺。
妻子看見丈夫的窘態,冷冰冰嘲諷:“自己願做提款機,就別怪取你錢的人多啊!”一樣的句式,一樣酸溜溜的口氣。讓張薔感到腹背受敵。“你自己當初剛SOHO時,資金艱難,有人給你送一把掛麵麼?”聽到老婆講起當年共受的苦楚,張薔覺得,這個女人還是偏袒自己的。
活在旁人殷切又自私的期望裏,整日裏像是接受催眠一樣被他人灌輸著無數的不合理的諾言和索取,慢慢地,就讓自己的意願變了形。很多人意識到了這一點,怒氣衝衝地恨到:“我的一生全被這些人毀了!”但是卻忘記了主動權在自己手裏。如果被旁人妨礙的無法自主,那麼直白地一句話講:你自願跳進化糞池,最後就不要怪別人像對待一隻馬桶一樣處理你。
張薔就想從這種掉進爛泥塘一般掣肘掣膝的窘境中擺脫出來,他已經掙紮許久,但是不得其法,妻子冷漠地告訴他:我願意幫你唱黑臉,就看你舍不舍得下狠心。
張薔有人幫著演戲,當然歡欣無比,從此遇到任何借錢催命的,一律回答:“老婆不同意。”
向來能從他手裏撈到錢的人碰了釘子,自然不滿意,嘴裏也不幹不淨,罵他妻管嚴,耙耳朵,沒主意,形容男人窩囊的詞語,無論南用北用,都一律扔到他身上。鬧雖鬧,在人家家裏,總不能動手去搶銀行卡和存折,何況帶著密碼,搶來也沒有用。至於現金,抬頭瞧瞧,張妻手裏攥著電話,隨時準備110。時間長了,旁人慢慢也就品出了滋味,沒主意?這就是張薔自己的主意!發覺了無油水可占之後,來扮二皮臉的人終於漸漸少了起來。
有些親戚見張薔奮起反抗,覺得自己多年高高在上,現在臉麵無光,恨得發出狠話來:“無情無義的人,沒人願意交往他!”宣布斷絕親友關係。但是愛貪小便宜的人往往沒那麼硬的骨氣,過了一年半載地見張薔沒有負荊請罪的意思,就逢年過節時自己跑來蹭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