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展的每一個時期,蘇珊,”總協說,“都有它本身特殊形式的衝突——它本身特有的問題,這顯然隻能靠武力解決。而每一次,說來令人感歎,武力卻從未真正解決問題。反之,隨著經濟環境與社會環境的變遷,在貫穿一連串衝突後,武力本身便銷聲匿跡。有句話是怎麼說的——啊,對,‘並非轟轟烈烈,而是黯然消逝’。然後,又出現新的問題,以及一連串新的戰爭——顯然這是個無止盡的循環。

“回顧相當晚近的曆史。在十六到十八世紀間,曾有一連串的王室戰爭。當時歐洲最重要的問題,是究竟該由哈布斯堡抑或瓦羅斯·波旁世族統治這個大陸。那是‘不可避免的衝突’之一,因為歐洲顯然不能分成一半一半。

“不過事實正是如此,沒有哪次戰爭消滅了某一方,或是為另一方建立起霸權。後來到了1789年,法國境內興起一股新的社會風潮,終於將波旁和哈布斯堡先後推進了曆史焚化爐。

“而在這幾個世紀中,還有些更野蠻的宗教戰爭,爭的是歐洲究竟該歸屬舊教或新教這個重要問題。歐洲同樣不能分成一半一半,它‘不可避免’要由刀劍決定——不過事實並非如此。在英國境內,新的產業主義開始萌芽;而在歐陸,則出現新的國家主義。直到今天,歐洲的宗教仍然是新舊各半,卻再也無人關心這個問題。

“在十九和二十世紀,出現了一輪國家主義對帝國主義的戰爭。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問題,是歐洲的哪一部分應該控製其他大陸哪一部分的經濟資源和消費市場。其他大陸顯然不能一部分屬於英國,一部分屬於法國,一部分屬於德國等等。最後,國家主義的力量普及到了全世界,讓其他大陸得到任何戰爭所無法得到的結果,並能相當安穩地獨立在世界上。

“所以我們有了一個模式……”

“沒錯,史蒂芬,你講得很清楚。”蘇珊·凱文說,“但這些並不算非常深刻的觀察。”

“是的——話說回來,大多數時候,難以看出的正是明顯的事實。人們常說:‘像你的鼻子一樣清楚。’可是除非有人在你麵前舉起鏡子,你能看到自己的鼻子幾分之一?進入二十世紀後,蘇珊,我們開始了一輪新的戰爭——我該稱之為什麼?意識形態戰爭?宗教情感被用到經濟體製上,而不再是超自然的對象。這種戰爭又是‘不可避免’的,而這回出現了原子武器,所以人類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苟延殘喘到必然性必然被用盡的那一天。就在這個時候,正子機器人問世了。

“它們及時出現,與其攜手並肩出現的是行星際旅行。因此,世界究竟應當歸屬亞當·斯密或卡爾·馬克思,似乎不再那麼重要了。在新的情勢下,兩者的學說同時失去深意。兩者同樣必須調適,而最後幾乎達到相同的境地。”

“人類發展的每一個時期,蘇珊,”總協說,“都有它本身特殊形式的衝突——它本身特有的問題,這顯然隻能靠武力解決。而每一次,說來令人感歎,武力卻從未真正解決問題。反之,隨著經濟環境與社會環境的變遷,在貫穿一連串衝突後,武力本身便銷聲匿跡。有句話是怎麼說的——啊,對,‘並非轟轟烈烈,而是黯然消逝’。然後,又出現新的問題,以及一連串新的戰爭——顯然這是個無止盡的循環。

“回顧相當晚近的曆史。在十六到十八世紀間,曾有一連串的王室戰爭。當時歐洲最重要的問題,是究竟該由哈布斯堡抑或瓦羅斯·波旁世族統治這個大陸。那是‘不可避免的衝突’之一,因為歐洲顯然不能分成一半一半。

“不過事實正是如此,沒有哪次戰爭消滅了某一方,或是為另一方建立起霸權。後來到了1789年,法國境內興起一股新的社會風潮,終於將波旁和哈布斯堡先後推進了曆史焚化爐。

“而在這幾個世紀中,還有些更野蠻的宗教戰爭,爭的是歐洲究竟該歸屬舊教或新教這個重要問題。歐洲同樣不能分成一半一半,它‘不可避免’要由刀劍決定——不過事實並非如此。在英國境內,新的產業主義開始萌芽;而在歐陸,則出現新的國家主義。直到今天,歐洲的宗教仍然是新舊各半,卻再也無人關心這個問題。

“在十九和二十世紀,出現了一輪國家主義對帝國主義的戰爭。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問題,是歐洲的哪一部分應該控製其他大陸哪一部分的經濟資源和消費市場。其他大陸顯然不能一部分屬於英國,一部分屬於法國,一部分屬於德國等等。最後,國家主義的力量普及到了全世界,讓其他大陸得到任何戰爭所無法得到的結果,並能相當安穩地獨立在世界上。

“所以我們有了一個模式……”

“沒錯,史蒂芬,你講得很清楚。”蘇珊·凱文說,“但這些並不算非常深刻的觀察。”

“是的——話說回來,大多數時候,難以看出的正是明顯的事實。人們常說:‘像你的鼻子一樣清楚。’可是除非有人在你麵前舉起鏡子,你能看到自己的鼻子幾分之一?進入二十世紀後,蘇珊,我們開始了一輪新的戰爭——我該稱之為什麼?意識形態戰爭?宗教情感被用到經濟體製上,而不再是超自然的對象。這種戰爭又是‘不可避免’的,而這回出現了原子武器,所以人類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苟延殘喘到必然性必然被用盡的那一天。就在這個時候,正子機器人問世了。

“它們及時出現,與其攜手並肩出現的是行星際旅行。因此,世界究竟應當歸屬亞當·斯密或卡爾·馬克思,似乎不再那麼重要了。在新的情勢下,兩者的學說同時失去深意。兩者同樣必須調適,而最後幾乎達到相同的境地。”

“這麼說,它可算是雙重意義的‘機器中的神仙。’”凱文博士淡淡地說。

總協輕輕一笑。“我以前從未聽你說過雙關語,蘇珊,但你說得很對。然而,還有另一項危險。每一個問題的結束,隻是另一個問題的開始。這個嶄新的世界性機器人經濟,也會發展出自身的問題。由於這個緣故,我們有了那些機體。如今地球的經濟很穩定,今後仍將持續穩定,是因為它建立在那些計算機的決策上——第一法則至高無上的力量,使機體念念不忘人類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