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盲目地頻繁跳槽——改換東家不如改變自己(3)(1 / 2)

谘詢師的一番話,使張蓉茅塞頓開,此後不久張蓉便在一家公司找了一份文秘的工作,做起來果然得心應手。

同樣,你所了解的那些在職場中有所建樹的成功人士,無不是在涉入職場之初或在職場摸索的過程中,建立起了適合自身的職業規劃方案,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黃健翔迅速竄紅2006年的娛樂圈,這其中的奧妙正是由於黃健翎在職業規劃上進行了準確的定位和走向,成功地使自己的個人品牌獲得突圍和延伸,使個人的事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黃健翔於1990年畢業於北京外交學院,於1994年受聘於中央電視台體育部,從事體育節目解說、主持工作。12年的央視體育賽事解說,是黃健翔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他完成了個人品牌的塑造,這一塑造過程得益於黃鍵翔個性的張揚也得益於央視的高效傳播平台。

但黃健翔的職業生涯並不完美,他認為自己一直也不過是一個“小眾圈子”的有名主持人,再也找不到繼續前進的動力。於是,通過對白岩鬆、劉建宏等人職業之路的分析和思考,黃鍵翔開始詳細地思考自己職業生涯發展方方麵麵的問題。但其後一係列的轉型難以達到比較好的結果,這使得黃鍵翔開始思考尋找更好的發展平台。

此後,黃健翔因“世界杯解說門”事件而一度成為焦點。辭職離開央視後,多家電視台的娛樂節目都請他做嘉賓,客串了很多節目的主持人,報紙網絡天天有他的專題報道,獲獎消息頻出,還出了一本暢銷書《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繼這段“搶黃”風波後,黃健翔正式簽約代言國內三大招聘網站之一的“智聯招聘”網。對此,一向對跳槽避而不談的黃健翔說:“找工作、跳槽就像踢足球一樣,要快,要準,更要戰略部署。”智聯招聘一向以出其不意的戰略布局著稱.此次簽約黃健翔代言更是成為業內首例。智聯招聘相關負責人笑稱,“點”中黃健翔做代言,看中的是黃健翔跳槽事件是2006年最轟動的“跳槽”,他代言智聯招聘是最合適的人選。而智聯招聘的廣告創意非常貼合黃健翔,完美的表現了他的狀態。當黃健翔代言的廣告在電視台和電梯間輪番播出後,其後身價大增,成為2006年的當紅人物。

了解了職業規劃對於個人職場發展的重要意義,再來看它的構成。職業規劃包含了評估、擇業、定位、目標設定及執行等五方麵內容。

1.自我評估

在進行職場定位和行業選擇前,你應對自己有所認識和了解,如職場專長、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方麵對自己有個相對正確、理性的認識和評估,以避免“高看低就,低看高就、好高騖遠”給職業發展帶來曲折,多走彎路。

(1)專長與職業匹配。專長指的是你身上所掌握的一技之能,是能夠讓你立足於職場的一種特殊資本,同時也是你在職場生涯中的殺手鐧,更是確定職業發展方向的法寶。因此,你必須善於培養或發現自己的專長,並找到與自己的專長相匹配的職業。這樣,可以使你輕鬆地踏上職場成功之路。

(2)興趣與職業匹配。在擇業時,如果你選擇的是一份和自己的興趣有很大差異的工作,時間一長,條件再優越的工作也會讓你變得被動地應付,而且還會帶來很大的壓力,最後半途而廢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而如果你選擇的職業與自己的興趣吻合,那麼即使從事在他人看來十分枯燥的工作,在你的眼中和心裏也會變得趣味無窮、豐富多彩,這會讓你對工作產生一種激情和動力,從而使自己能夠與企業融合起來,並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因此,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職業,可以讓你在奮鬥的過程中變得輕鬆、快樂。比如,你善於交際,喜歡活躍於人際關係領域,那麼就比較適合從事公關類或者營銷類的工作;如果你去從事技術、科研等領域的工作,就會感到無用武之地,同時心理上的排斥感將直接影響到工作成效。

(3)性格與職業匹配。“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是一個人穩定的態度和習慣的行為方式,因此性格對思維與行為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很多員工在擇業時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往往從事著與自己性格並不匹配的職業,以至在工作中經常感到無法調適的壓力,始終無法進入工作角色,從而導致事業上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