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職場沒有絕對的公平——真正的公平需要不斷進取來獲得(1)(1 / 3)

工作中,你做得最多,成績最好,效率最高,可是升遷的總是別人;你的創意不錯,可是你的想法卻總是被安到別人的頭上……的確,職場有著種種不公平的現象,也有不能碰的潛規則。不管你喜不喜歡,它們都客觀存在著,都是你必須接受的現實。

但“不公平”絕對不應該成為你抱怨公司和老板、對工作缺乏敬業精神的理由,你必須意識到,職場雖然沒有絕對的公平,卻有相對公平的競爭規則。在這個規則中,如果你能夠放平心態,接受現實,始終如一的敬業工作,並不斷進取,便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使自己迅速成長,最終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要想立身於職場,在有限的職業生涯中取得無限的成績,你就必須正確地認識“公平”,意識到職場並沒有絕對的公平,你要在相對公平的競爭規則中,學習他人的優點,提升自己的不足之處,使自己迅速成長。

職場沒有絕對的公平

為什麼他的薪水比我高?——這不公平!

為什麼晉升的人不是我?——這不公平!

為什麼她有進修的機會,而我沒有?——這不公平!

工作中,很多員工仍在不停地尋找“公平”。然而,職場並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是相對的。

“公平理論”是由美國行為科學家亞當斯在其著作中提出的一種激勵理論,又稱“社會比較理論”,其基本觀點是:當一個人做出了成績並取得了報酬以後,他不僅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絕對量,而且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相對量。因此,他要進行種種比較來確定自己所獲報酬是否合理,比較的結果將直接影響今後工作的積極性。

作為員工,通常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橫向比較,即將自己獲得的“報償”(包括金錢、崗位安排以及獲得的賞識、培訓的機會等)與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於工作的時間、精力和其他無形損耗等)的比值與組織內其他人作社會比較,隻有相等時他才認為公平。除了橫向比較之外,他們也經常進行縱向比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與目前所獲得報償的比值,同自己過去投入的努力與過去所獲報償的比值進行比較,隻有相等時他才認為公平。無論是橫向比較還是縱向比較,當自己的實際所得與預期目標不相符或低於他人時,這些員工就會產生不公平感與心理不平衡的現象,高呼“這不公平”,認為自己的公平權受到了侵犯,強烈質疑公司決策的公平度。

實際上,公平本身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它主要受到以下四方麵因素的影響:

1.個人的主觀判斷

很多員工對自己的或他人的投入和報償都是憑個人感覺判斷的,但在這個過程中總是對自己的投入估計過高,對別人的投入估計過低。

2.所持的公平標準

大多數公司采取的公平標準是貢獻率,即誰為公司創造的利潤高,誰的所得也就多。但很多員工認為應平均分配才公平,也有人認為按經濟困難程度分配才適當。

3.業績的評定

現代企業管理,主張按績效考核分配薪酬,並且各人之間應相對平衡。但所依據的業績評定標準的不同——是以工作成果的數量和質量,還是按工作能力、技能、資曆和學曆?不同的評定辦法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4.評定人

績效由誰來評定:是領導者評定還是群眾評定或自我評定,不同的評定人會得出不同的結果。由於同一組織內往往不是由同一人評定,因此會出現鬆緊不一、回避矛盾、姑息遷就、抱有成見等現象。

基於以上四方麵因素,絕對公平是不可能存在的。作為員工,如果存在錯誤的公平觀,一味地追求“公平”,是非常危險的。它隻會降低你的工作積極性,將嚴重影響工作的進程和質量。因此,你要樹立正確的公平觀。

首先,你要打消“不勞而獲”或“少付出、多收益”的念頭。現在的社會,早已不是“同吃大鍋飯,勞與不勞一個樣”的年代。現代企業講求“效率”,高速度、高質量、高利潤,才會獲得高回報。企業對“效率”的追求,必然導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如果追求結果的“公平”,隻會導致平均主義,不利於企業和個人的良性發展。現代企業強調,沒有人能夠不勞而獲,個人所獲回報的多少必須與自己的工作業績相掛鉤。另外,需要強調的是,你也絕不要產生“按酬付勞”的念頭,否則隻會造成公平問題的惡性循環,你也永遠不會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

此外,絕不要盲目攀比。無論就業或擇業,不僅受到知識、技能、職位、家庭等條件的製約,而且興趣、性格、機遇等因素也很重要。也許兩個人條件差不多,但如果其中一個人善於推銷自己,把握機會的能力較強,其最終的職業取向、職位、薪酬、福利等回報就都要好些。如果你的自身實力本來就與他人相差甚遠,卻一廂情願地比地位、.比薪酬,這是不切實際的。盲目攀比隻會讓你的心中不斷地產生失衡感,進而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

同時,你要看到規則的“公平”。身在職場,你的身份是員工,你的職責是為公司服務創造利潤。因此,你首先要遵守公司的製度,服從於你的上級,以公司采用的公平標準及業績評定標準為依據,不能憑自己的主觀願望及主觀判斷作為自己勞動所得的回報標準。否則,當你的主觀願望與公司的客觀製度相衝突時,如果你不能接受,必然會被認為是不適合公司的員工而被淘汰。實際上,公司的製度為所有的員工提供了一個公平的競爭平台,每個人所需要遵守的都是相同的製度、相同的規則。當然,因為每個人自身素質、能力、狀態的不同,必然會使競爭有輸有贏,這也是競爭真正的意義所在。如果你能夠合理利用它的激勵性,必然會使自己的能力和經驗等得到迅速提升和積累,與優秀的員工齊頭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