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劫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
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
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誌。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誌與道合者大。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佛言。大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佛言。當今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佛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
佛言。人係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佛言。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汙。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有劫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
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
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誌。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誌與道合者大。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佛言。大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