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本來按照蘇鑾的功名,是可以留在翰林院當個編修,以後再入閣的。而且皇帝對蘇鑾的策論也相當欣賞,認為他雖然出生於世家貴胄,卻難得的知民生,有謀略,將來必定會是國家的棟梁股肱之臣,曾經一度召見蘇鑾想讓他留在帝都為官。
可蘇鑾知道,淩小芹並不喜歡官場沉浮,而想要過一種安穩沉靜的生活,而且自己本也不喜歡官場的勾心鬥角,考功名也就隻是應了父親與自己的約定,為了娶淩小芹所以才如此努力的。所以即便皇帝幾番邀請挽留,蘇鑾還是自請來到思南縣當縣令,隻為淩小芹當年在桃花林的那一句“這裏這麼美,真想以後都住在這裏才好呢!”這一幹便是四年的時間,雖然年年吏部考評蘇鑾都是個優,早就可以調到其他江南更好的州縣去當官了,可蘇鑾依舊還是拒絕了。不過呀,經過這些年的磨礪,那個原本毛躁衝動的小子現在看上去也有了歲月積澱的痕跡,愈發的成熟穩重。
而阿裏則是在這四年裏麵攜手雲媛媛兩人,在雲媛媛父親雲天的提攜幫助下,將自家和雲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早就已經不能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了。本來雲家的生意就多集中在江南富庶之地,雖則賺錢,但並未形成一個完整的商業體係。而阿裏家的生意則主要在北方一帶,河北山西幾乎就是阿裏他們家的天下,而且阿裏家還不僅僅是經商,他們家族還有入朝為官位極人臣的,百行各業均有涉獵,不過平時不太示於人前罷了。
現在兩家聯姻,合二為一之後,雲天才知道阿裏家的現狀居然是這樣的,不由老懷欣慰,便放手把自家的生意全都交給女婿阿裏來照管了。反正都是一家人了,他也就隻有一個女兒,又嫁的這麼好,那自己還有什麼奢求呢~
說到阿裏,他簡直就是天縱奇才!不過幾年的時間,幾乎全國的生意都被他們給包下了,還將全國各行業成立商會,訂立行規,成立了一個跨越全國的商業帝國體係。近幾年皇帝又鼓勵開海,又重新開通了絲綢之路,所以阿裏又順勢將生意做到了塞外西域和海外琉球,連那些語言不通的蠻夷都捧著金子去和阿裏他們做生意呢~現在阿裏的家業啊,簡直就已經不能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了。
不過呢,無論這兩人再忙,他們四人每年一次的小聚還是照常進行著。阿裏和蘇鑾也都知道對方對自己也不過就是開開玩笑,於是再喝一杯,便一笑了之,繼續聊一些民生問題了。
站在遠處看著那兄弟兩說笑的雲媛媛和淩小芹此時也在聊著。或許是因為丈夫的緣故,也或許是成婚前那一年的朝夕相處,又或許是兩個人本來就脾氣相投,淩小芹和雲媛媛早就已經冰釋前嫌,化敵為友了。眼見著兩人都已經是幾個孩子的母親了,可卻因為丈夫的恩愛,依舊保持著青春的活力,隻在眼角眉梢處平添了幾分明媚與豔麗,讓人一看便移不開眼去。
其實本來按照蘇鑾的功名,是可以留在翰林院當個編修,以後再入閣的。而且皇帝對蘇鑾的策論也相當欣賞,認為他雖然出生於世家貴胄,卻難得的知民生,有謀略,將來必定會是國家的棟梁股肱之臣,曾經一度召見蘇鑾想讓他留在帝都為官。
可蘇鑾知道,淩小芹並不喜歡官場沉浮,而想要過一種安穩沉靜的生活,而且自己本也不喜歡官場的勾心鬥角,考功名也就隻是應了父親與自己的約定,為了娶淩小芹所以才如此努力的。所以即便皇帝幾番邀請挽留,蘇鑾還是自請來到思南縣當縣令,隻為淩小芹當年在桃花林的那一句“這裏這麼美,真想以後都住在這裏才好呢!”這一幹便是四年的時間,雖然年年吏部考評蘇鑾都是個優,早就可以調到其他江南更好的州縣去當官了,可蘇鑾依舊還是拒絕了。不過呀,經過這些年的磨礪,那個原本毛躁衝動的小子現在看上去也有了歲月積澱的痕跡,愈發的成熟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