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繁昌人字洞猿人 (250萬~200萬年前)
長期以來,考古學家一直希望尋找到人類的“第一把石刀”,1998年在江南水鄉安徽繁昌發現了令中國科學家欣喜若狂的猿人遺址。到2003年為止,已對人字洞遺址進行了6次考古發掘。前五次發掘共發現了石器、骨器300多件,其中10多件人為加工痕跡非常明顯,應為古人類製作的工具,石器原料多為鐵礦石,極為罕見;還發現了5000多件哺乳動物化石,共67個種類,2003年第六次發掘中出土了一頭完整的乳齒象,為目前亞洲同種類中最完整的一頭,被科學家稱為“亞洲第一象”。經測定,該遺址的年代約距今250萬~200萬年,是目前亞歐大陸最早的古人類活動遺址,將中國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提前到200多萬年前,它的發現為中國由南方古猿向直立人進化的缺史前史是指從古猿進化而來的猿人向現代人種進化、直到有文字記載以前的人類曆史。在距今300萬年左右,由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的古猿進一步進化為人類。在中國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分布著一係列體現不同人類體質發展階段的古人類化石。這些化石都具有顴骨高突、鏟形門齒、額中縫等現代蒙古人種進化的特征,從而繪出了一幅完整的早期人類進化圖。考古學家將200多萬年的史前時期前後分為舊石器和新石器兩個時代。舊石器時代裏原始人在體質上完成了從直立人向智人進化,並向現代人轉變,使用打製石器捕獵動物和采集植物的果實為生。新石器時代大約從距今1萬年開始,這時人類在體質特征上已經和現代人完全一致,工具以磨製石器為主,農耕畜牧的發明和色彩斑斕的彩陶與黑陶成為向文明前進的符號。
安徽繁昌人字洞猿人 (250萬~200萬年前)
長期以來,考古學家一直希望尋找到人類的“第一把石刀”,1998年在江南水鄉安徽繁昌發現了令中國科學家欣喜若狂的猿人遺址。到2003年為止,已對人字洞遺址進行了6次考古發掘。前五次發掘共發現了石器、骨器300多件,其中10多件人為加工痕跡非常明顯,應為古人類製作的工具,石器原料多為鐵礦石,極為罕見;還發現了5000多件哺乳動物化石,共67個種類,2003年第六次發掘中出土了一頭完整的乳齒象,為目前亞洲同種類中最完整的一頭,被科學家稱為“亞洲第一象”。經測定,該遺址的年代約距今250萬~200萬年,是目前亞歐大陸最早的古人類活動遺址,將中國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提前到200多萬年前,它的發現為中國由南方古猿向直立人進化的缺史前史是指從古猿進化而來的猿人向現代人種進化、直到有文字記載以前的人類曆史。在距今300萬年左右,由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的古猿進一步進化為人類。在中國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分布著一係列體現不同人類體質發展階段的古人類化石。這些化石都具有顴骨高突、鏟形門齒、額中縫等現代蒙古人種進化的特征,從而繪出了一幅完整的早期人類進化圖。考古學家將200多萬年的史前時期前後分為舊石器和新石器兩個時代。舊石器時代裏原始人在體質上完成了從直立人向智人進化,並向現代人轉變,使用打製石器捕獵動物和采集植物的果實為生。新石器時代大約從距今1萬年開始,這時人類在體質特征上已經和現代人完全一致,工具以磨製石器為主,農耕畜牧的發明和色彩斑斕的彩陶與黑陶成為向文明前進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