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開元,2000年,第一次去美國,那是去參加大兒子的雙碩士學位授予典禮,實則是想念兒子第一,獵奇西洋景第二。不想人生總是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意想不到的事,竟會推你走上意想不到的路,竟會得到從未預料的結果。
兒子留在了號稱美國南方小哈佛的範德堡大學工作,使我享得了該校圖書館的開放之益。作為從事哲學專業教學工作的我,曆經掃蕩“封、資、修”的浩劫,本就深為中華文化、中華傳統思想的斷裂而憂慮,閑來無事,接觸到不少圖書館資料後,開了眼界。令我感到慶幸的是,中華傳統思想的大量資料在域外被保存著;令我感到驚愕的是,中華傳統思想,尤其是老子思想,在域外竟然被如此敬重,竟然被如此嚴肅地研究,老子竟然被譽為世界第一哲人;同時也令我感到羞愧,作為老子後輩子孫,對老子思想我們反而幾近無知。如此之收獲,如此之感受,是赴美之前萬沒想到的。老莊思想,國之瑰寶,不由中華國人發掘,而讓予他人,上有負於列宗,下對不起子孫,油然激發了探求老莊真諦、還老莊於民的決心。於是有了趁四次赴美之機,五年研發老子,四年深讀莊子的曆路。於是有了《老子歸真》、《莊子還真》兩本書。
發現了老莊對“抽象”的發現,發現了老莊不得不運用形象描述的手法表達其理性思維成果的無奈,終於結束了曆來解老自韓非下千百家,皆“泥其一而誣其全,則五千言如耳目口鼻之不能相通,夫不能言之宗,事之君”(清魏源)的狀況,求得了其宗、其君、其全。撥迷霧而見日,老莊之書自此而再不晦澀,再不難讀。由之甚感欣慰。
明太祖朱元璋高度評價老子思想,讚其為“萬物之根,王者之師,臣民之寶”。此言不虛。老莊思想及其處世之道,是曆代前人立身保身之師,是王侯將相、成功者的成功之本。後人若得老莊精髓而有所作為,吾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