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摩根索現實主義六原則
摩根索在其代表作《國家間政治》中提出現實主義六項原則。
第一,政治受到根植於人性的客觀規律的支配。這些規律不能改變,所以要想變革社會,就必須首先認識這些社會規律,然後以這些認識為依據製定公共政策。
第二,權力界定國家利益。政治領導人是“從以權力界定利益的角度進行思考和行動的”,而且曆史已經證實了這一假定。這一假定使不同國家看似不同的對外政策有了連貫性和一致性。此外,這一假設使人們有可能對不同曆史時期的政治領導人的行為作出評價。
第三,權力界定國家利益是普遍適用的原則,是客觀存在。利益的觀念是政治的實質,不受時間和空間條件的影響,是判斷、指導政治行為永存唯一的標準。但利益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要視製定對外政策時所處的政治和文化環境而定。
第四,“必須依據具體的時間和地點,而不能用抽象和普遍的公式把普遍的道德原則應用於國家的行為”。民族國家在追求利益時所遵循的道德,不同於普通人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所遵循的道德。政治家作為國家領導人采取行動時,評判其政策的標準是政策的政治後果。謹慎,即對不同政治行動的後果進行權衡,是政治中至高無上的品德。把個人道德同國家道德混為一談,就是製造民族災難,因為國家領導人的首要職責是保證民族國家的生存。
第五,政治現實主義拒絕把特定國家的道義願望與普遍適用的道義法則等同起來。所有國家都試圖用全人類的道德原則掩蓋它們的特殊的願望和行動。隻有從權力界定利益的角度,才能對所有國家作出公正的評價。
第六,政治現實主義強調政治學的獨立性。政治行為必須用政治標準來判斷。“經濟學家們的問題是:‘這項政策如何影響社會福利或部分人的福利?’法學家們的問題是:‘這項政策符合法治精神嗎?’而現實主義理論家的問題是:‘這項政策對國家權力有何影響?’”
7.權力
權力是做事情和控製他人的能力,體現行為體相互之間的關係。達爾將其界定為,讓別人做不想做的事情的能力,即在行為體利益存在衝突的時候,權力可以使一個行為體的意願勝過另一個行為體的意願,盡管可能遭到抵抗。因此,權力是零和遊戲,一方所得即是另一方所失,行為體的權力基本上能夠根據結果判斷,誰擁有權力,誰獲勝。
權力的基礎是實力,即權力的資源基礎。摩根索認為,權力的資源基礎包括地理、自然資源(糧食、原料)、工業能力、軍事準備(技術、領導能力、武裝力量的數量和質量)、人口(分布、趨勢)、民族性格、國民士氣、外交質量、政府實力。另一個衡量一國實力的公式是克萊因國力方程:PP=(C+E+M)×(S+W),即確認的國力=(基本實體+經濟能力+軍事能力)×(戰略意圖+政治意誌)。在衡量實力的過程中,經常犯三種錯誤:絕對化、永久性、單一因素(地理、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
6.摩根索現實主義六原則
摩根索在其代表作《國家間政治》中提出現實主義六項原則。
第一,政治受到根植於人性的客觀規律的支配。這些規律不能改變,所以要想變革社會,就必須首先認識這些社會規律,然後以這些認識為依據製定公共政策。
第二,權力界定國家利益。政治領導人是“從以權力界定利益的角度進行思考和行動的”,而且曆史已經證實了這一假定。這一假定使不同國家看似不同的對外政策有了連貫性和一致性。此外,這一假設使人們有可能對不同曆史時期的政治領導人的行為作出評價。
第三,權力界定國家利益是普遍適用的原則,是客觀存在。利益的觀念是政治的實質,不受時間和空間條件的影響,是判斷、指導政治行為永存唯一的標準。但利益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要視製定對外政策時所處的政治和文化環境而定。
第四,“必須依據具體的時間和地點,而不能用抽象和普遍的公式把普遍的道德原則應用於國家的行為”。民族國家在追求利益時所遵循的道德,不同於普通人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所遵循的道德。政治家作為國家領導人采取行動時,評判其政策的標準是政策的政治後果。謹慎,即對不同政治行動的後果進行權衡,是政治中至高無上的品德。把個人道德同國家道德混為一談,就是製造民族災難,因為國家領導人的首要職責是保證民族國家的生存。
第五,政治現實主義拒絕把特定國家的道義願望與普遍適用的道義法則等同起來。所有國家都試圖用全人類的道德原則掩蓋它們的特殊的願望和行動。隻有從權力界定利益的角度,才能對所有國家作出公正的評價。
第六,政治現實主義強調政治學的獨立性。政治行為必須用政治標準來判斷。“經濟學家們的問題是:‘這項政策如何影響社會福利或部分人的福利?’法學家們的問題是:‘這項政策符合法治精神嗎?’而現實主義理論家的問題是:‘這項政策對國家權力有何影響?’”
7.權力
權力是做事情和控製他人的能力,體現行為體相互之間的關係。達爾將其界定為,讓別人做不想做的事情的能力,即在行為體利益存在衝突的時候,權力可以使一個行為體的意願勝過另一個行為體的意願,盡管可能遭到抵抗。因此,權力是零和遊戲,一方所得即是另一方所失,行為體的權力基本上能夠根據結果判斷,誰擁有權力,誰獲勝。
權力的基礎是實力,即權力的資源基礎。摩根索認為,權力的資源基礎包括地理、自然資源(糧食、原料)、工業能力、軍事準備(技術、領導能力、武裝力量的數量和質量)、人口(分布、趨勢)、民族性格、國民士氣、外交質量、政府實力。另一個衡量一國實力的公式是克萊因國力方程:PP=(C+E+M)×(S+W),即確認的國力=(基本實體+經濟能力+軍事能力)×(戰略意圖+政治意誌)。在衡量實力的過程中,經常犯三種錯誤:絕對化、永久性、單一因素(地理、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