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失業後,如果獲得一份高質量的工作將使精神健康水平平均改善3%;但是,如果獲得一份不好的工作,對精神健康造成的傷害將比待業更大;這類人精神健康下降5.6%。

不如意的工作會傷身。

4.抑鬱症——智商高的人得的病?

朋友聚會,若有人不愛說話,離群獨處,就有人會調侃“抑鬱了吧?”

其實,抑鬱症沒那麼簡單。

但早期還是有一些苗頭的。

2011年,英國布裏斯托爾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稱,12歲之前月經來潮的女孩出現抑鬱症症狀的概率比其他女孩高。

早熟的煩惱。

2011年,英國皇家科學院的精神病學專家對4萬多名挪威誌願者進行調查發現,習慣待在屋裏不動的人患抑鬱症的風險可能增加1倍。

2011年,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電視看多了易導致抑鬱症。與不經常鍛煉的女性相比,經常鍛煉的女性罹患抑鬱症的概率低20%。

“宅”很流行,但不是好事。

2011年,紐約大學醫學院研究顯示,父親患有抑鬱症的兒童中,11%會在家裏或學校出現行為和情感問題;母親患有抑鬱症的兒童中,19%會出現此類問題;如果父母雙方均患抑鬱症,孩子出現行為和情感問題的比例則達25%;父母雙方都沒有抑鬱,則僅6%的孩子出現這些問題。

讓人抑鬱的研究結果啊!

2012年,英國研究稱,每天工作11個小時或更長時間的人患抑鬱症的概率比每天工作7~8個小時的人高2.5倍。

主動工作狂自己要注意了,被動工作狂則老板要注意了,抑鬱了則得不償失。

2009年,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顯示,小至3歲的兒童也有可能罹患抑鬱症。

父母該注意觀察,有時不僅僅是鬧情緒那麼簡單。

2009年,英國倫敦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與常吃新鮮食品的人相比,常吃加工食品的人發生心情抑鬱的可能性要高58%。

食物新鮮,心情也可保鮮。

我國的情況也不樂觀。

2009年,山東省教育廳公布的一項抽樣監測顯示,初中生抑鬱傾向檢出率達21.4%,這一比例明顯高於14.1%的國際同齡學生水平。因此,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亟須受到更多關注。

治療抑鬱除藥物外,還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科學家也在努力研究。2011年,荷蘭阿姆斯特丹VU大學一項研究顯示,使用特殊設計的燈箱進行3周的光照療法,可使老年抑鬱症患者的症狀改善54%。

真的能“照亮心靈”?

2009年,日本東北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喝數杯綠茶有助於緩解老年人抑鬱症。70歲以上老年人每天喝4杯綠茶,出現抑鬱症狀的概率可減少44%。

綠茶等於抗抑鬱藥?信他也無妨,但不要睡前喝,別抑鬱沒治好,又失眠了。

2011年,英德研究人員完成的一項調查顯示,歐洲中年人中,服用抗抑鬱藥物的比例高達1br10,且40多歲的人群抑鬱程度最高。

中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