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箴言,切記!

2.液體麵包——啤酒

真的如日常所說,啤酒是液體麵包嗎?

看科學家怎麼說:

2009年,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自然》上的一項來自西班牙的研究發現,經常喝啤酒的女性的骨骼會變強壯,從而降低患骨質疏鬆症的概率。即使喝少量啤酒(每天少於1品脫,1品脫約合568毫升)也可預防骨質疏鬆症。

啤酒少喝有益,但也不能酒後開車。

2011年,國內有專家稱,啤酒飲用過量加重心髒負擔易致心律失常。吸收入血液的酒精,90%須在肝髒經酶代謝。一般人每小時僅能清除約7克酒精,相當於易拉罐裝的普通啤酒1罐的酒精量。

你喝啤酒痛快了,你的肝可不痛快。

2010年,美國研究發現,女性過量飲啤酒患痛風風險較常人高7倍。

女人在外豪飲,可能回家受罪。

2009年,德國和瑞典研究人員發表報告說,啤酒肚並非飲酒導致或與基因相關。研究顯示,男性一天內每喝1000毫升啤酒,腰圍增長的概率比很少喝酒的人增加17%,與此同時體重和臀圍也有所增加。而少量飲酒女性的腰圍增長可能性也隻比戒酒女性高0.88%。

專家的意思是說:別冤枉啤酒,任何食物的過度攝入都會導致肥胖。

3.悠閑的葡萄酒時光

葡萄酒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是浪漫、優雅、健康的代名詞,似乎葡萄酒很少被人說壞話,除了那些造假的劣質葡萄酒。

2009年,西班牙巴斯克地區大學動物及動物細胞生物學係法證昆蟲學部(UPV-EHU)研究了白藜蘆醇的影響(白藜蘆醇是來自葡萄酒及一些水果中的一種分子),研究結果表明,每天2杯葡萄酒,有助於降低肝髒內脂肪含量。

注意飲食習慣,就可以製止嚴重肝髒疾病的發生。

2009年,意大利Campobasso天主教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1杯葡萄酒有助於乳腺癌患者減輕放射治療的痛苦及副作用。葡萄酒中的多酚可幫助保護患者的正常組織,減弱放射治療影響。

治療與休閑放鬆相結合。

2010年,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每天喝約半杯幹紅葡萄酒可使男性壽命比不飲酒者延長5年,同時降低患心髒病的風險。

2011年,丹麥一項研究發現,每周2~3杯葡萄酒可有效降低患哮喘的風險,但每周4杯葡萄酒則會導致患哮喘的風險增加。

掌握度很重要,但願不是紅酒廠讚助的研究成果。

沒條件每天喝葡萄酒也沒關係。2011年,美國有研究稱每天吃3把葡萄幹可降低患心髒病的風險。

這比喝葡萄酒便宜多了,也簡便易行,且隨身攜帶方便。

4.喝出來的痛風?

痛風不一定都是喝出來的,但得了痛風就得注意喝的了。

2010年統計顯示,在痛風初發病患者中,宴席不斷者占30%以上。

以茶代酒好處多,可中國的酒桌習慣是無酒不歡啊!

其實不管男女,痛飲啤酒都不是好事情,特別是再配些海鮮菜肴。

在所有酒類中,葡萄酒與痛風的關係似乎不那麼密切,適量喝的話甚至還有助於降低患痛風的風險。2011年,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內分泌科專家說,如果你每天喝10克以下的葡萄酒,反而能降低痛風發作的風險。

似乎是以毒攻毒的路數。

除酒外,一些飲料也能引起痛風。2011年,加拿大一些風濕科專家進行一項由46393名男士參與的長達12年的研究,最後得出結論:喝軟飲料最多的人與喝最少軟飲料的人相比,痛風的風險增加了整整1倍;每天喝一份軟飲料的人患痛風的風險則增加了35%。

5.喝酒臉紅為哪般?

一般印象中,喝酒臉紅是不善喝酒的表現。科學研究發現,喝酒臉紅的人可能不隻是酒量差。2009年,美國有研究者發現,臉紅可能預示著患喉癌的風險增加。臉紅主要由體中缺乏一種叫ALDH2的酶所致。該基因缺陷的人每天喝2杯啤酒會使患食管癌的風險增加6~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