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跌打損傷(1 / 2)

跌打損傷即扭、挫傷,是臨床較常見損傷。(1)扭傷指間接暴力使肢體和關節周圍的筋膜、肌肉、韌帶過度扭曲、牽拉,引起損傷或撕裂。多發生在關節及關節周圍的組織。(2)挫傷指直接暴力打擊或衝撞肢體局部,引起該處皮下組織、肌肉、肌腱等損傷。以直接受損部位為主。跌打損傷輕者傷及肌膚,多於短期內痊愈;重者傷筋動骨,創麵汙染,或出血過多,而致血虛氣衰,甚至傷及內髒,生命垂危,病期較長。急性期可用冷水沐或冰快冷敷:待急性期(24小時)後,才可以用驗方溫水藥沐或者進行熱敷。

扭傷的臨床表現:扭傷的常見症狀有疼痛、腫脹、關節活動不利等,痛是必然出現的症狀,腫及皮膚青紫、關節不能轉動,都是扭傷的常見表現。

挫傷的臨床表現:單純肌肉挫傷,輕者局部僅有疼痛、壓痛、腫脹、功能障礙;重者,可因皮下出血形成血腫或淤斑,疼痛和功能障礙都較明顯。複雜性挫傷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損傷,如頭部挫傷,輕者可發生腦震蕩,嚴重者可有顱骨骨折或合並腦挫傷而危及生命;胸、背部挫傷可合並肋骨骨折或肺髒損傷,形成氣胸或血胸;腰、腹部挫傷可合並腎挫傷和肝、脾破裂而引起內出血和休克;睾丸挫傷可因劇烈疼痛而引起休克;股四頭肌、腓腸肌的嚴重挫傷,可引起肌肉或肌腱斷裂,故應根據暴力大小和受傷部位判斷傷勢的輕重。

【方一】絲瓜方

【來源】民間。

【組成】嫩絲瓜1隻。

【功用】活血通絡,消腫散瘀。

【主治】跌打損傷。

【用法】將絲瓜去蒂,切二分許之薄片,用繩穿架曬幹,再把絲瓜放在鐵鍋內,用火燒,以鐵杆翻動。燒半焦時倒於鐵板上,用另一鐵板壓成,研成末過籮即成。服3克,用五加皮酒調和而服。服後多飲黃酒。

【按】絲瓜性味甘平、無毒,功能通利經脈、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外用能止血消腫。

【方二】一九散

【來源】《經驗各種秘方輯要》

【組成】細辛30克,黃柏270克

【功用】解毒止痛。

【主治】治療跌打損傷。

【方解】細辛辛溫,辛可通絡,溫可行氣活血;黃柏苦寒,可祛濕消腫。

【用法】上為細末。破皮者,幹敷;皮未破者,以麻油調敷。

【方三】拈痛膏

【來源】《梅氏驗方新編卷七》

【組成】如意金黃散30克,樟腦末10克

【功用】清熱解毒,療傷止痛。

【主治】治療跌打後腫脹疼痛、杖瘡。

【方解】如意金黃散可活血化瘀,樟腦末可以療傷止痛。

【用法】用清涼膏調,敷患處,上蓋紙包,每日1換。

【方四】九分散

【來源】《急救應驗良方》

【組成】馬錢子120克(去皮毛),麻黃120克(去節),乳香120克(去油),沒藥120克(去油)

【功用】活血止痛。

【主治】治療跌打損傷,墜車落馬,傷筋動骨,青腫疼痛。

【用法】各研細粉,再合研極細,收瓷瓶內,勿令泄氣。遇有受傷人,即與藥2.7克服下,以無灰老酒調。藥力甚大,服時萬不可過2.7克,外傷處破者,幹上;若未破,隻見青腫,用燒酒調塗。服藥後,如覺胸中發悶,周身發麻,此是藥力行動,勿恐。若受傷甚重,服後不見動靜,過3小時,再用無灰老酒調服2.7克。

【方解】馬錢子可散結消腫,通絡止痛;麻黃、乳香、沒藥均可活血化瘀。

【按】孕婦忌服。

【方五】梔子五倍石膏粉

【來源】民間。

【組成】五倍子50克,梔子30克,石膏20克

【功用】解毒活血,消腫祛瘀。

【主治】各種扭傷。

【用法】五倍子炒黃,梔子微炒,與石膏共研為細末,用蜂蜜、醋、酒少許,調成糊狀,塗敷患處。隔日換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