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始安排自己的身後事。他把所有的財產都變現,給每個外孫女一筆豐厚的嫁妝,那些不是長子而沒有繼承權的小外孫們也分到了一大筆錢,仆人和經理、投資代理人都得到了一筆巨額的遣散費,最後,隻留了十萬英鎊存在銀行裏作為貝內特太太今後的花用。

回光返照時,妻子、女兒女婿、外孫外孫女們都趕到了朗伯恩,圍在他的床前,見他最後一麵。他在妻子的幫助下穿上那件一年隻穿一次的白襯衫,套上筆挺的正裝,那枚不離身的煙鬥在就被他放進墨玉扳指裏了。在自己的大床上躺下,最後看一遍,那一張張熟悉的親人的臉龐,貝內特先生微笑著閉上了眼睛。

房間裏壓抑的哭聲無法阻止他的身體慢慢變涼,卻至少證明貝內特先生曾經是一個好丈夫和好父親,更是一個好祖父。

貝內特先生本以為死亡是一片混沌的沉寂,可當他困難地睜開眼睛的時候,看到的卻是醫院的天花板。護士看到他醒來很快過來察看,並告訴他車禍之後的手術很成功,他已經昏迷了半個月了,醒來就沒問題了。

茫然四顧,不知道那幾十年是不是一場夢。

隔壁床住著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姑娘,眼角膜手術,不能視物。她的好朋友來陪伴她,正在捧著一本書讀給她聽。

“第二天,柯林斯太太與瑪麗亞進村去辦事,伊麗莎白一個人坐在房間裏給簡寫信.聽到門邊鈴響,她突然感到一驚,知道來了客人.但是沒有聽到馬車聲,心想可能會是凱瑟琳夫人.她隻恐凱瑟琳夫人問些不三不四的話,正好把隻寫了一半的信收起,門一開,怎麼也沒料到進來的卻是達西先生……”

貝內特先生顧不得房間還有其他人,慌忙在墨玉扳指裏尋找,當看到那枚煙鬥靜靜地躺在戒指裏時,他忽然淚流滿麵。

作者有話要說:

☆、番外

幾百年後的倫敦當得起一句物是人非。

朗伯恩的貝內特宅、倫敦街角的咖啡店、樹著威廉爵士衣冠塚的教堂墓地……這一切就仿佛從來不曾存在過。

也對,那不過是奧斯丁的小說虛構的世界,就算追溯到幾百年前,那一切也未必存在。

貝內特先生下意識地摸摸口袋裏的煙鬥——隻有它能證明,他曾經在那裏活了半世,愛了幾十年。

直到回到這個真實的世界他才敢承認自己是愛威廉爵士的。兩個人的相處太平淡,甚至沒有爭吵,以至於他都沒能察覺自己的感情。或者他是怯懦的,因為明白愛上的後果,所以對自己的心也視而不見。

現在,他終於承認,他愛著那個虛構世界中的一個人,那個人在原著中從沒出現過,最後還死於海難。這個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無望的愛麼?哪個愛著的人不盼著相守?他沒能管住自己的心,終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