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聽到了幾句似是而非的話,本來她就不樂意自己寶貝兒子老是往人家家跑,在她心裏,將軍府裏除了賈母,下麵的就是她這個管家夫人了,她

一向都是不把大房的人放在眼裏的。

可是,在三房麵前,她總是抬不起頭來,朝廷封的郡主,皇家的人,和她這個五品的宜人,那是天與地的差別,所以她實在是不想兒子和她有多親近。

這次,寶玉摔得這樣重,要不是因為周小嫻的郡主身份,外加最後也沒找到兒子說的那不平整的地方,這事情哪有這麼簡單就結束了。

本來她還想著怎麼著也要三房吃個虧,可是沒過兩天,忠順王府的人上門了,這下可好,賈政怒起來可不管賈寶玉身上帶沒帶傷,直接導致了賈寶玉舊傷未愈又添新傷,這下子,更要在床上好好歇著了,按他那從小嬌生慣養的勁頭,這沒一個月好不利索,王夫人自然一門心思撲兒子身上了。

周小嫻一開始查探這些,發現京裏除了那些尚公主娶郡主的人家,還有不少官員也是隻娶了一妻,雖有些通房,但正經的妾侍卻是都沒的。

為此周小嫻還特意打聽了下原因,想看看這其中是不是又有什麼故事,不過,事情沒有她想的那

麼複雜,隻是因為開國的太祖那一朝律典上有一條,“男子三十無子方可納妾”。

雖然到了如今,能做到的人已經很少,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忘了這條。

林海雖然覺得男子納妾不是什麼很嚴重的問題,但是在周小嫻的提醒下覺得自己的女兒千好萬好,自然要找一個能一心一意對她的人才行。

所以,那三人中最合適的就是陳將軍家的二兒子了。

周小嫻越看越覺得這人合適,他們家祖輩是文官,到了陳將軍父親這一輩才有人走了武舉的路子,陳將軍更是做到了將軍的位子,不得不說,還是很讓人佩服的。而且她也從哥哥那裏了解到,這位陳將軍在軍中很有威望,幾個兒子都被他扔到軍中曆練過。

不過,周小嫻也了解到,雖然在軍中曆練過,但是這位陳家二少陳卓,明年正好要下場考科舉,而且身上已經有了秀才的功名。

雖然林海猶嫌不足,但是十七歲中舉人進士的真心不多,一個十七歲的秀才已經很不容易了。況且,一年後可能就是十八歲的舉人了。

林海考慮了幾日覺得表妹分析的很對。

陳家人嫡妻有子不納妾,陳將軍現在五十不到,還能護著他們好些年,陳卓明年下場中了就是舉人,就算不中,自己以後多指導指導,在把表妹整理的曆年科舉題目拿出來來個她口中的“題海大戰”,想來應該沒什麼問題。

最關鍵的是,他的女兒就這樣放在身邊也不安全,嶽母已經快要從暗示變成明示了,這賈寶玉更可惡,直呼自己女兒閨名不算,竟然還說什麼“林妹妹不嫁人,一輩子幹幹淨淨的在一起。”這話要是傳到外麵,女兒真的就要一輩子不嫁人,找家廟待著了!

林海和周小嫻把人定了下來,剩下的事情自然就快了,本來陳家自從陳將軍的父親走了武舉的路子,那些文官方麵的關係就落下了不少,更何況到了陳將軍這一代,兄弟兩人都是行伍出身,沒想到二兒子讀書那麼好,那自然要給他找個得力的嶽父才行,所以,兩家人見了麵,很快就把事情定下來了。

林家沒有女性長輩,那些宮裏的嬤嬤能頂著教養之職,但是定親這方麵還是要有個正經的女性長輩出麵的,雖然周小嫻和林海隻是表姐妹,但是她是皇家封的郡主,嫁的又是四王八公的賈家,

所以有她出麵也是很給陳家麵子了,陳家自然也很樂意。

由於黛玉今年才十四歲還差三個月,所以兩家商量好了,等她十六歲在出嫁。本來陳家有些不樂意,主要是陳卓的母親,她覺得兒子都已經十七了,再過個兩年多,都二十了,有些晚,什麼樣的媳婦那樣嬌貴了!可是陳將軍點了頭,她也沒辦法。

這點倒是和迎春的夫家有些像了。

周小嫻卻還是覺得有些早,黛玉雖然被她調養了幾年,而且性子好了不少,現在至少不會在迎風流淚,對月傷懷了,但是她的身子本來就比一般人弱。琬兒出嫁的時候雖然也是十六歲,但是她身體好,而且從小喜歡練武,雖然不會舞刀弄槍,但是拳腳功夫還是不錯的。

看來,還是要加緊林丫頭的鍛煉,這直接導致了往後兩年,林黛玉就沒一天是歇著的,不過,這也減少了她進賈家的頻率,直接讓事件的源頭沒了。周小嫻表示,她很欣慰。

這些事進行的時候,賈母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賈寶玉的身上,等到她接到消息,兩家人挑了個好日子連小定都下了。

作為知情人的周小嫻自然沒逃過賈母的盤問,不過,她也是有先手的,畢竟王夫人可是一早就知道了。

“都怪媳婦沒和母親說,之前二嫂說了,母親為了寶玉已經好些天沒歇好了,所以,媳婦就打算等事情定下來,再讓母親高興高興。”不是不和你說,你二媳婦可是早就知道了。

賈母自然聽懂了周小嫻的意思,狠狠的瞪了一眼王夫人,“怎麼那麼快的,黛玉今年可是還沒滿十四呢,那陳家的哥兒就那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