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人確實是多,但是周小嫻畢竟是郡主,沒有道理讓郡主一個個見過的道理,就見了幾家關係比較近的,和賈代善一輩還健在的隻剩下他的庶弟賈代儒,他的妻子周小嫻行的是屈膝禮,再多的人家就不感受了。寧國府賈代化和他的妻子史氏已經去世了,來的是賈敬的妻子傅氏和賈珍的妻子安氏,一個和周小嫻是平輩一個是她的晚輩,周小嫻對著傅氏本來要屈膝行禮的結果人家不敢受,最後對著平輩改成彎一下腰,對晚輩點一下頭,然後便送上了自己做的繡品,對方商量好似的都回了一套頭麵。

↓思↓兔↓在↓線↓閱↓讀↓

至於張氏,王氏,珠哥兒,璉哥兒,她都已經見過了,所以她仔細打量了一下賈赦的長子賈瑚,賈政的長女元春和四爺賈敦,五姑娘賈玫。

上一世這個時候可沒有這麼多人,賈代善去世了,張氏也不在了,榮國府除了賈赦,賈政就沒有長一輩的,小輩也沒有這麼多。

不枉她安排了這麼久,張氏身邊的醫女可是她培養了四年才出師的,而且每次配的藥材都是她從空間裏拿出來的,其實她對張氏沒什麼感覺,隻是前世這個時候王氏一家獨大,雖然史夫人有時候也會管管但家裏的大權基本都掌握在王氏手中,畢竟賈赦續娶的邢夫人是小家出來的,上不得台麵。賈瑚應該是沾張氏的光,前世他不到十歲就沒了,可是現在他已經十二歲了。雖然兩人的身體都不太好,特別是張氏在懷賈璉的時候虧損的太厲害了,但到底磕磕絆絆還是活下來了。

她比較在意的是賈攸的同胞妹妹賈玫,賈家的女兒中,雖然不能算獨一份,但賈敏畢竟是嫡女,而且是史夫人的老來女,自然不同,而賈玫勝就勝在她的年紀最小,才六歲比賈珠就大三個月,真正的老來女,雖然還有四爺賈敦在,但畢竟庶子不好太寵,但女兒就不同了,所以這個小女兒和她的同胞姐姐比起來處境要好太多了。雖然現在年紀還小,但已經可以看出是一個美人胚子了,一開始周小嫻還以為她被寵得無法無天了呢,但見過之後才發現除了較平常的孩子活潑了些,規矩還是好的,這可能養在生母身邊有關。同樣年紀的四爺賈敦則有些靦腆,不愛說話,和賈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周小嫻挨個把自己的針線送了出去。

認完親後,幾房人在一起吃了飯,外院一桌,內院一桌,本來史夫人用飯,兒媳是要在她身後伺候的,但是雖然她也想給三房一個下馬威,但要郡主伺候她用飯,她是怎麼也不敢的,但也不能大兒媳,二兒媳站著,三兒媳坐著,最後隻能讓兩人一並坐下了。

看著滿桌的大魚大肉,周小嫻很慶幸自己不用經常來這裏吃飯。最然沒有明說分家,但畢竟賈攸已經有了自己的府邸,賈代善更是開了宗祠說了等他百年後庶子全部分出去,嫡子等史夫人百年後再行分家。這點周小嫻還是很滿意的,她雖然對榮國府裏發生的事情很感興趣,但她要過的是自己的日子,可不想以後有一堆亂七八糟的的事情來煩她。

用完飯後,周小嫻並賈攸去了蘇氏的院子,蘇氏雖然雖然有了誥封,但平常沒什麼事是不出院門的,雖然兒子去了郡主讓她很驕傲,但是她也怕自己的的身份會讓兒子尷尬。

周小嫻到的時候蘇氏有些驚訝,因為雖然現在她有了誥封是五品宜人,但再怎麼也是姨娘,哪有郡主來拜見姨娘的?

周小嫻倒沒想那麼多,她隻是想著丈夫的生母的也是長輩,肯定要來見見的,就來了,真沒什麼想法。

可是蘇氏很感動,她還以為是兒子求著郡主過來的,不過感動歸感動,她還是委婉的對郡主說以後沒有事可以少來這兒,畢竟她隻是一個姨娘,史夫人那兒也不好交代周小嫻倒是無所謂,但是為了蘇氏著想還是答應了,把針線遞給蘇氏,又送了五姑娘一個裝著幾顆東珠的荷包,周小嫻便和賈攸一起回了翰林府。

周小嫻出嫁帶了四個嬤嬤,六房陪房,六個大丫鬟,八個二等丫鬟,嬤嬤除了早先太後賜下的白嬤嬤,穀嬤嬤,還有剛出宮的安嬤嬤,安嬤嬤在宮裏管的是宮妃的規矩,為人很嚴肅,現在到了年紀出宮,家裏人早都沒了,周母怕女兒年紀小出嫁會受欺負,便求了太後將安嬤嬤放到了周小嫻的陪嫁嬤嬤中,還有一個人選本來應該是周小嫻的奶嬤嬤王嬤嬤的,可是這兩年王嬤嬤的身體不是很好,周母覺得不吉利,便將自己身邊一個婦科極好的嬤嬤頂了上來。

陪房除了康平家,寶巾家,嘉蘭家,他們分別管了周小嫻私置的田產以及兩個陪嫁的鋪子,剩下的三家也是周母精挑細選出來的,周小嫻按她們的特長讓蔡曉家的管了大廚房,周昂家的管了庫房,林鬆家的管了針線房,而蔡曉,周昂,林鬆,周小嫻把他們安排進了采買房和賬房。

周小嫻雖然把自己的陪房塞進了府裏的各個角落,但原來就在的那些人周小嫻也沒有動,一個人管著她也不放心,兩個人互相監督也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