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成親了,自然也就輪到妹妹了。這兩年不是沒有人上門提親的,不過太後已經把這事大包大攬了,漸漸地也就沒有人那麼不知趣了。可是隨著周靜啟爵位的升高,前年被封了一等伯,而且隨後就娶了郡主,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聖眷正隆,自然會有人想方設法的拉攏,可是周靜啟除了成親在家待了兩個月又回邊疆了,周小嫻自然就成了香餑餑。本來太後想給周小嫻慢慢挑個好的,可是兩個月前從皇帝那兒知道婉妃想給十六歲的十一皇子定下周小嫻後,頓時太後就不高興了,雖然這些年她不管事了,但是這些皇子是什麼目的她還不知道麼,這宮裏的人每做出一件事都是有目的在裏麵的,皇帝可能就注意幾位年長的皇子了,但是誰知到這些皇子有沒有結盟的可能!除了先皇後的四皇子和九皇子還有葉貴妃的十三皇子和江貴妃的十四皇子她還會給些好臉色外,其餘的她是都不放在眼裏的。前兩者是因為太後和先皇後的關係很好,後者是由於兩位皇子的年齡很小,都才五歲。如果周小嫻知道太後這些想法,一定會給太後鼓掌,她可是知道的,這位十一皇子是三皇子黨,雖然沒死但也是圈禁的下場。當然這些話太後是不會向皇上說的,她隻是告訴皇上雖然她很喜歡小嫻,但是周家已經娶了郡主,再把女兒嫁進皇家有些過了,而且她已經有相看的人選了。太後年紀大了,這些事情皇上一向都是順著太後來的,也就不再提了。所以說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就在太後煩惱這些的時候,出了這檔子事兒,不是隻有皇後才急著嫁女兒的……
21郡主
兩年前,周小嫻她把身邊的大丫鬟康平,安泰嫁了出去,康平嫁給了安泰的哥哥周安華,這是她自己的意☉
太後滿意的點了點頭,也不再抓住前一個話題不放,“皇帝你看,昭悅怎麼樣,哀家覺得很合適。”
皇帝一下子沒反應過來,昭悅?這是……“兒子知道了,明天兒子就發明旨,收周家的那個小姑娘為義女,封為昭悅郡主。有她在母後這兒承歡膝下,兒子也覺得安心些。”
“皇帝多慮了,幾位皇子,皇女也是好的,隻是小嫻的性格比較和哀家的心意,這人啊,還是得看緣分的啊!”
“母後說的有理,那她的婚事是不是……”這有封號的郡主和國公府的庶子實在是……
“婚事就這樣定了,昨個哀家都已經和周氏商量好了,現在小嫻應該已經知道了,而且賈家那個孩子現在才十六歲就已經考中進士了,以後肯定會很有出息的,皇帝記著以後多看扶一下也就是了。”
“兒子知道了。”
周家這兩年起的太快,那些皇子哪個不想來拉攏,隻是周靜啟常年不在京城去了邊疆還有鄭將軍看著不好下手罷了,所以周小嫻隻能低嫁,太後也明白周母想的這些,不過隻是委屈了小嫻,所以在給她的郡主頭銜前加了封號,一般郡主是沒有封號的,像周小嫻的嫂子寧真郡主,寧真就是她的名字,有俸祿沒封地,有封號的郡主不僅有俸祿,可能還會有封地。一般皇後的女兒出嫁,有四個縣作為封地,妃嬪的女兒出嫁的時候有兩個縣作為封地,有封號的郡主有給三個縣做封地的,也有給一個縣的,不過這些公主郡主的壽命都不長,她們死後封地也都是要收回的。像先皇一共有十一個女兒,現在隻有兩個還在世。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昭武伯之妹周氏,蕙質蘭心,性行溫良,孝悌忠信,今收其為朕之義女,封為郡主,賜號昭悅,賜揚州長寧縣,茂平縣為其封地,欽此。”
周小嫻靜靜的聽著旨意,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她,就是郡主了?!
康明皇朝,皇帝收的義子很少,義女也不多,皇後有時候倒是會封自家的侄女為郡主,但那都是沒有封號的,但是皇帝收的義女含金量明顯比皇後高,更不要說是加上封號的。
同樣時刻的賈家,也被一道聖旨砸的暈乎乎的,前一段時間賈攸考核過關被留在了翰林院,做了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一個月前因為護駕有功升了半級成了內閣侍讀,並且被賞了一個雲騎尉的爵位,雖然他很高興是沒錯,但是在賈家的日子反而更難過了,大哥可以承爵倒沒什麼,二哥因為兩次進士都沒考中,最後由父親出麵給他謀了個員外郎的職位,雖然職位是比他高,但他身上沒爵,二嫂是整天陰陽怪氣的,反而是嫡母沒什麼不同,但是後來他從母親那兒知道,雖然表麵上沒什麼但是暗地裏給他準備的婚事卻做了手腳,本來和母親說的好好地就找一個耕讀家的女兒,但是後來卻在給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