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得牙癢癢的,但是當務之急是把身子養好,大夫說了,如果休養期間在出了岔子,她以後就別想再有孩子了,她可不想以後看繼子的臉色過活!周老爺對這些事一點都不了解,被兒子幾句話一說就同意了。

莊子上的生活當然沒有府裏的好,但是他們的父親兒時陪伴生病的母親在這樣的地方生活了好幾年,所以適應的很快,而且遠離府裏的那些煩惱,讓他覺得日子比以前輕鬆多了,而且在母親的督促下,他讀書的動力可比以前強了不少,在母親時不時的誇讚也讓父親找回了落第之前的信心,終於在他二十二歲那年考中了進士,而且是二甲第五名,被點了翰林院編修,這讓周老爺覺得很有麵子,可是卻給了文氏很大的壓力。

三年後,父親被點了鹽運司副使,在父親帶著母親在任上的時候,文氏下了大力氣攛掇周老爺分家,本來周老爺是不同意的,但是看著小兒子和年輕的夫人,歎了口氣還是點了頭,他雖然偏心小兒子,但腦子還算清醒,所以也沒有太過分,除了父親的母親的嫁妝,又給了他們十萬兩銀子,三個莊子,三個鋪子,就是這樣也讓文氏好一陣火大,可是想到大頭還是她的兒子的,又把這口氣咽了下去。

沒兩年周老爺就去世了,守完孝後,他們一家和京裏基本就沒聯係了,雖然父親有時會感到憂傷,但是在妻子和孩子的陪伴下生活的還算順心,可是就是這樣的日子也沒有持續多久,在他連任都轉鹽運使司運使的第二年,由於傷寒去世了。他們家這時的財產早不是剛分家得的那些,他們的母親很了解文氏的性格,所以直接找了個地方躲起來了,硬是讓文氏的人撲了個空(這些都是周小嫻一點一點從母親的奶娘口中套出來的)。

“回夫人的話,姑娘拉著少爺偷偷逛廟會去了。”說話的是一個梳著雙丫鬢,穿著粉色石榴裙的丫鬟。

“子安,你說我是不是對他們太嚴厲了,出去玩還要瞞著我。”雖然是疑問,用的卻是陳述的語氣,周夫人歎了一口氣。

“怎麼會!少爺和姑娘還小呢,以後他們會明白夫人的苦心的。”子安安慰道。

“罷了,既然他們不想讓我知道,那我就不知道好了。你去吧林掌櫃和何掌櫃拿來的帳本給我。”

“是,夫人。”說完子安就去賬房拿賬本去了。

雖然表麵上,她把家裏的產業都處理的差不多了,但那隻是明麵上的,他們家暗地裏的產業隻多不少,可是這些拿出來就會被人盯上,這兩年她過得很不自在,但那也沒辦法,她隻能等,等啟哥出息,否則,還是老老實實在鄉下待著吧!連個功名都沒有回了京城也要被那個女人迫害!

“哥哥,我們兩個出來都不和母親打個招呼的嗎?”

“打了招呼就出不來了!放心,我找人看著呢。”

“哥哥真厲害,”周小嫻狗腿道,隨後兩人笑成一團,“哥哥,你上課的時候又發火了,你那麼討厭讀書嗎?”

“不能說討厭,我隻是不喜歡那些夫子的說法罷了,再說我又不是為了當官才讀的書。”周少爺厭惡的皺起了眉。

周小嫻不淡定了,哥哥,我能說你實在是太單純了嗎?

“可是哥哥不是說以後要做大將軍,然後去大壞人的嗎?”周小嫻在心裏鄙視自己,裝嫩啊!

“你怎麼知道,我沒跟你說過吧!”周少爺糾結了,這話他十歲之後就沒說話過了,你總不能指望他去和一個三歲孩子討論這些吧……

“子平告訴我的!”周小嫻毫不猶豫的把人出賣了,“哥哥又會騎馬,又會射箭,一定可以成為將軍的。”

本來還想罵子平兩句的,結果聽到周小嫻這句話,他又有些哭笑不得,“不是會騎馬射箭就能當將軍的,你還小,不懂。”

周小嫻不屑說,我懂得多了去了,“那還要怎麼樣嘛?”

“要考試啊!考武秀才,武舉人,武進士,然後哪天邊關打仗了就能當將軍了。”其實周靜啟也不是很明白,雖然他以後就是按這個順序發展的。

“那哥哥就去考啊!哥哥那麼聰明,一定能考上的。”周小嫻雙眼發光的盯著周靜啟。

看著眼帶期待的妹妹,周靜啟陷入沉思,對哦!母親一直希望他能出息,光耀門楣,可是沒規定不可以去考武舉啊!這可比考文對他胃口多了,而且把握也要大些。再看一眼周小嫻,嗯,這個妹妹不錯!

其實,周小嫻也就是那麼一說,她並沒指望事情會那麼順利,不過這事的發展確實讓她很是詫異了一把,母親竟然同意了!雖然她和母親相處的時間不長,但也知道母親不是個好說服的人,不過,她隻要結果好就一切都好了,過程什麼的她煩不了了……

作者有話要說:……我真的更得很慢……

9四年

“姑娘,夫人喊你過去。”來傳話的是一個十三歲的小丫鬟,是母親身邊的子安和哥哥身邊的子平嫁人後新買的,叫紫荊。

“知道了,你去回夫人,就說我馬上來,”周小嫻應道,隨後一揮手,桌子上便出現了五個蘋果,“康平,你把這幾個蘋果裝起來,等會兒一起帶到上房去。”→思→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