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榮辱不驚,淡看落花(2 / 2)

19世紀中葉,美國實業家菲爾德率領他的船員和工程師們,用海底電纜把“歐美兩個大陸聯結起來”。菲爾德因此被譽為“兩個世界的統一者”,一舉而成為美國最光榮、最受尊敬的英雄,他沒有揚揚得意,而是淡然處之。

誰知一段時間後,海底電纜技術發生了故障,剛接通的電纜傳送信號中斷,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頃刻間,人們的讚詞頌語變成憤怒的波濤,紛紛指責菲爾德是“騙子”、“失敗者”。

麵對如此懸殊的寵辱逆差,菲爾德心平氣和、泰然自若,他沒有理會那些惡劣的批評者,一如既往地進行著研究工作、堅持著自己的事業。經過6年的努力,海底電纜最終成功地架起了歐美大陸的信息之橋,菲爾德又成為曆史英雄人物。

毋庸置疑,菲爾德能夠掙脫虛榮心的控製,深諳寵辱不驚這一生活智慧。他能夠以坦然的心態看待名利富貴,不因別人的歌頌而揚揚得意,也不因別人的指責而自暴自棄,進而贏得了眾人羨慕的成功人生。

在追名逐利、心浮氣躁的現代社會,寵辱不驚就更顯得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了。不過,寵辱不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十分困難。因為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憂不懼、不喜不悲呢?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人窮盡一生追名逐利,更不會有那麼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因此,我們在平時就要多多加強這方麵的修養,用“寵辱不驚”的思想觀念給自己築一道“精神防線”。

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生存價值。“自古功名輸勳烈,心中無私天地寬。”在虛榮麵前要靜得下心,找到生活的真諦和意義所在,明確自己的生存價值,你會認識到名利富貴隻是實現自己價值的一種方式,而不是目的。將名利富貴視為過眼雲煙,心中無過多的私欲,又怎會患得患失呢?

其次,要看淡榮辱得失。無論身處怎樣的境地,我們都應當盡量靜下心來,明確地認識到人生在世,有褒有貶、有毀有譽、有榮有辱,浮浮沉沉,這是人生的尋常際遇,不足為奇。心態平和、恬然自得,方能不被虛榮心所控,從而笑看人生。

一位名人曾在遺作中寫道:“生亦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牽掛。”這正充分體現了一種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達觀。

寵辱不驚,是一種思想境界,更是一種生活狀態。每個人都需要這種心態,看淡名利富貴,在遇到一切榮辱得失的變動時,你就不會那樣驚慌失措、患得患失,能以淡定、從容之態麵對各種突發和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