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欲愛不能

作者:謝蘭燕桂

1.-一 1(靈異乍襲)

“媽,我回來了!”,秦涵踏著月色快步推開房門。伏案備課的母親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響所驚嚇條件反射地將目光投向房門,拂過臉龐的驚訝倏忽消逝還未能縷起散落額前秀發的母親便被秦涵緊緊擁抱。

母親叫秦卿,時年四十歲擁有姣好容貌的她是小村中備受敬仰的黨員。推選黨員成功的原因卻並非歸功於她姣好的容貌,從事教育事業的她近二十年來為村小學成功輸出近千名優秀畢業生,其中涵蓋從事商業、政治、經濟、公關等諸多領域的傑出才俊,每逢節日時常會受到來自五湖四海的賀卡或電話問候,偶爾學生們也會在寄來的信件中夾雜幾張相片以便老師更好地了解他們的近況。每每看到學生攜手妻子步入婚姻殿堂的相片總是默默流淚,曾經年少的秦涵滿是好奇地詢問母親哭泣的緣由,但那也竟是她第一次也最後一次的詢問。

秦涵永遠記得自己在臨近初中畢業時的那次詢問,那年她十四歲。地處北方的貧困山區每家都擁有寬敞的庭院,在那樣四季分明的北國可以欣賞陽春的草長鶯飛、盛夏的驕陽似火、深秋收獲的果實累累、隆冬刺骨寒風的凜冽和漫天飛舞的雪花。童年記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除卻與好友琳、娟沉浸在初秋野棉絮揮舞的山間瘋跑莫過於滌蕩在酷暑的夜晚與母親月夜乘涼的幸福回憶,那時的她們擁有澄澈溪水倒映的皎潔月亮和處處蛙鳴伴奏下的滿天星光。偶爾感懷此情此景的秦涵會記錄下內心恬淡的浪漫,更多的是深情朗誦卞之琳的《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那年又值盛夏同樣是在月夜乘涼,看著庭院地麵竹子晃動的碎影原本習慣吟詠斷章的秦涵卻不自覺地朗誦白居易《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中“吊影分為千裏雁,辭跟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這四句。執教十五年的母親最早一次收到學生寄來的信件及相片,當年最為頑皮也最為貪玩的男孩總是沉浸在幻想都市車水馬龍燈紅柳綠的繁華與喧囂,夢想著希望有一天可以改變貧窮困苦的境況以回報辛勤農作的爹娘。然而畢竟是生活在貧困山區,變故與磨難的不期而至使他不得不放棄求學夢想。男孩初三那年他父親身患絕症再難維係男孩學習費用的現狀使得他不得不選擇輟學打工實現夢想,得知男孩境況的秦卿帶上足夠家庭數月開支的一千塊錢送到即將離鄉打拚的男孩手上。時光荏苒,經年的打拚使得他稚氣盡退躋身國家百強企業後更不忘回報社會,在無償奉獻十萬元資金改善村小學教學設施的同時還修建了數所希望小學解決了數千名家庭貧困孩子的求學問題,前不久還寄給秦卿一張五萬元的彙款單。照片上的他幸福洋溢,據說他的妻子從事教育事業,也許正是因為她從事高尚的教育事業才確定了他們羨煞旁人的幸福愛戀,透過照片秦卿甚至可以想象在浩瀚人海人生初見的他們有碰撞出怎樣的愛情火花。

凝視照片良久的秦卿麵容竟漸趨痛苦,最終難以抑製的淚水還是滑落臉頰滴在懷中秦涵的臉上。依偎在母親懷裏的秦涵感受到冰涼的淚水神情驚愕的看著母親,“媽,您怎麼哭了?話語未落的秦涵用纖細白皙的雙手拭去母親眼中的淚花。注意到母親手裏照片的她似乎明白了什麼奪過照片便要撕毀,“既然它讓您不開心留著有什麼用呢?”毫不顧及母親心情的她氣憤地說道。話音剛落一巴掌響響地打在秦涵的臉上,白淨的臉龐很快浮現紅紅的手掌印。一時間靜寂的場景可悉聞田野間的潺潺流水和時斷時續的蛙鳴,倍感委屈的秦涵很難想象疼愛她的母親是怎樣忍心狠狠地打下這巴掌,七歲滑冰險陷冰河、八歲玩耍的深夜不歸以及曾經很多很多的事母親都不忍心懲罰哪怕是一句責罵。想到這裏秦涵再也忍不住委屈的淚水任它肆意滑落,意識到出手過重的母親將秦涵拉入懷中不停地撫摸泛紅的同時也毫不修飾地哭出聲響。十四年來第一次看見母親落淚的秦涵無法知道母親流淚的緣由也不再想知道,她害怕為此要付出怎樣的沉重代價。不知過了多久回複平靜的秦卿語重心長地說道:“秦涵,學習是獲取成功收獲幸福的橋梁,照片上的叔叔如果學業順利的話現今取得的成功將不可想象。所以,在步入社會之前切莫荒廢學業哪怕是在青澀雨季邂逅懵懂愛戀的階段,當你完成學業實現理想進入社會之後自然能尋求真愛如同照片上叔叔那般幸福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