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當中以弱勝強的一種策略。而在現實的商戰中,奧克斯的領導人鄭堅江,在機遇與挑戰中,將此計運用得淋漓盡致,表現了卓越的膽識、遠見和能力。
1999年,順應政府的農村電網改造計劃,他預測電能表的市場需求極大。於是他通過實現量產低價從而掌握市場主動。3個月時間內,他招工5000人,月產電能表從80萬隻提升到200萬隻,鄭堅江首次大賭成功。
2001年,因羨慕空調行業利潤的奧克斯,正式向空調業各位巨頭發起挑戰。奧克斯40多款機型全麵降價,最大降幅高達30%。猛烈的降價手段使奧克斯的產品銷量很快上升,成為當年最大的一匹黑馬。
2002年4月,空調銷售旺季來臨之際,奧克斯再次搏出。當著百餘名媒體記者的麵,大曝行業“秘密”。其中,所列舉的1.5P冷暖空調1880元零售價的幾大組成部分被奧克斯一一細剖,從而揭露當時市麵上許多品牌空調的零售價比“標準價”高出1/3左右。奧克斯提出“冷、靜、強、省”才是優質空調的“新標準”。
2003年奧克斯召開“勇揭行業技術內幕”的新聞發布會上,揭示了目前空調市場上包括“富氧技術”、“紅外傳感技術”、“溫度傳感技術”等在內的幾大所謂“高科技”皆屬“麵紗”,其實質“隻是一種牟取暴利的幌子,都是將附加功能進行包裝放大,從而達到誤導消費者讓自己獲取暴利的目的”。當年,奧克斯空調銷量突破250萬台,躋身行業前三強。奧克斯的這種行業叛逆行為,立即遭到主流廠家美的、格力的痛斥。
隨後奧克斯又高調宣布進人手機生產和汽車的批量生產。奧克斯集團高層對汽車市場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考察,確定集團的戰略方向是在做大做強空調、手機和電力產品的同時,大力發展汽車產業。隨後,奧克斯迅速地在很短時間內,就與沈陽雙馬達成協議。奧克斯高層同時表示,進入汽車行業不會影響奧克斯做大做強空調的決心。
愛打“價格戰”的奧克斯,它每進入一個領域,都會憑借這一招迅速提升自己與主流廠商在品牌知名度上的差距,贏得足夠眼球和同情分。奧克斯“揭內幕”在業界已不屬新聞了,這幾乎成了它的慣用手法且每試必爽。慣於作秀的奧克斯在揭內幕行動中,也為自己贏得了超乎尋常的市場效應。
點評:
記得有人在談到中國人與猶太人做生意的區別時說,一個猶太人在街麵開一家修理店,生意興隆,而另一個猶太人會在修理店旁邊開一家餐館,第三個猶太人則會在餐館旁邊開一家沐浴店。大家彼此照應,在同一條商業鏈上經營,實現共同發財。而中國人做生意,如果看到人家的修理店生意不錯,首先想到的也是在旁邊開一家修理店,開始比技術、比服務到後來比價格,造成惡性競爭。對於這一點,是不為倡導而應引以為戒。
往往成功者與平庸者之所以有區別,不在於機會垂青之多寡,而在於平庸者常從機會中看到困難,而成功者則從困難中看到機會。同時,平庸者習慣於相互庇護、平分秋色,而成功者習慣於暴露不足、火中取栗。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在商戰中除了具有卓越的膽識和遠見外,充分的準備也非常重要。若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它要在非常有把握的基礎上,才可以施行“走為上”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