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發展(1 / 2)

“皇上,老臣覺得,萬不該廣開商路啊!商人重利,若是勢大,於國家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

乾清宮內,李言智苦口婆心的勸誡著蕭於。

思想僵硬的他固執的認為,商人的勢力一旦膨脹起來,絕對是一隻難以遏製住的出籠猛虎。

可見識過後世那麼多的資本論,蕭於沒吃過豬肉,還沒見識過豬跑不成?

“李卿,你怎麼也如此糊塗了。”

蕭於不忍苛責這位為大明勞碌一輩子的忠臣,可還是微微歎息道。

“皇上,您若不收回成命,老臣豁出這條老命,就跪在這兒不起來了!”

李言智滿臉堅定的看著蕭於,眼神充滿倔強。

局勢一時間僵持不下,蕭於斟酌了一會兒,說道:“李卿,朕知道,你之所以反對朕鼓勵通商,就是擔心這大明最後被這些渾身銅臭味的商人給禍害了。”

“但商人追求的是什麼?不過利益爾!隻要朕能給足他們足夠的利益,那麼他們便足以為朕所驅使。”

“你可知一個國家富裕的根本是什麼?根本便在於商業是否繁榮!倘若一個商人,每年可以上交十枚金幣的商業稅,那麼一千個一萬個商人呢?!這遠不是田賦可比的!”

“到那時國家富裕了,百姓沒了田賦,肩膀上的擔子也輕了,社會才會趨於穩定,江山社稷才會穩固!李卿啊,這裏麵的學問可深著呢!”

蕭於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一番話,如稠糊灌頂般。

聽完這一番話,李言智失魂落魄的跪坐在地。

良久,他才猶豫著蠕動著嘴唇道:“皇…皇上,老臣老了,懇請皇上讓老臣告老還鄉,頤養天年。”

“這死倔老頭子!”

蕭於心中腹誹,可還是拉住了李言智:“李卿,如今朕剛剛親政,朝廷百廢待興,可離不開李卿啊!”

李言智是不可多得的治國人才,而且對大明忠心耿耿,蕭於又怎麼舍得放他離開。

最終,李言智還是妥協了。

大明的發展就這麼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蕭於準備以明北城為起點,朝著全國境內輻射。

鋼鐵廠方麵,蕭於直接砸了五百萬金幣進去,開始擴建廠房,招收工匠,薪水豐厚,表現優越者,還可廢賤籍,籍歸平民。

並且鼓勵發明創造,設置了一個大明皇家科學獎,專門獎勵那些在發明創造上做出貢獻的人。

得獎者,可以拿到一萬枚金幣的獎金,並且加封男爵!

此等獎勵一出,頓時激起了一陣工匠熱潮。

百姓們爭相恐後想要進入鋼鐵廠工作,原有的工匠也不甘落後,賣力的工作者,生怕自己因為表現不好被擠出來。

除了鋼鐵廠,軍隊也是蕭於建設的重中之重。

首先將大明陸軍第一軍擴至滿編三萬一千二百五十人,並撥給軍費兩百萬金幣,用於軍餉、夥食采購、軍備采購、以及軍營設施建設。

新軍的裝備,蕭於已經列了個折子。

第一軍暫分四個兵種。

長矛兵負責突進,刀盾兵負責防守和補刀。

弓弩兵負責遠程消耗,輜重兵負責後勤補給以及各種大型器械的運輸。

比如床弩,攻城雲梯、攻城槌等。

至於騎兵,蕭於暫時還搞不到馬匹。

大明侯國僅有的七萬騎兵,也都散布在防守神武侯國以及三山侯國的邊境線上。

如今大明第一軍成立,光是每月軍餉,就要花費六萬七千九百三十六枚金幣!

再加上裝備軍需,成立一軍所需要的花銷起碼奔四十萬枚金幣去了!